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華人

墨西哥老華僑堪稱“語言活化石” 鄉音難改古語溜

2013年07月18日13:20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墨西哥北部邊境城市的華人小區不同於美國各地僑社,這裡的僑胞基本上都來自廣東省珠江三角洲的恩平、台山、中山、開平等地,出身背景也大致相仿,多靠經營餐飲業養家活口。

    海外網7月18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墨西哥北部邊境城市的華人小區不同於美國各地僑社,這裡的僑胞基本上都來自廣東省珠江三角洲的恩平、台山、中山、開平等地,出身背景也大致相仿,多靠經營餐飲業養家活口。因此,僑情相對單純,並較多地保留了早年華埠那種傳統風貌。接觸這些淳朴的僑胞,特別是其中的年長人士,會發現他們的談吐中存留著不少“古典詞匯”,堪稱“語言的活化石”。

  從美國前往墨西哥蒂華納採訪的華文記者,有時會把自己的車留在美國地界,步行過境,再搭墨國出租車到指定地點。這樣,返回時就得找人“送一程”。一旦豪爽的墨國僑胞得知這種情況,會馬上請記者放心:“等陣我車你過花旗。”意思是,過一會我開車送你回美國。僑胞口中的“花旗”當然就是指美國,君不見有名的“Citi Bank”早就被先僑譯作“花旗銀行”?

  美國被稱為“花旗”,墨西哥則被喚作“呂宋”。中餐館老板們談起店裡情形,常會提到“呂宋”如何如何,那便是在討論雇請墨西哥員工的事。按說“呂宋”(Luzon)是菲律賓群島的主島,為何會在萬裡之外變成墨西哥的別稱?這是因為早年菲、墨兩國同為西班牙屬地,最早到墨西哥謀生的華人要從呂宋島搭帆船橫渡太平洋。當他們航海數十日,踏上墨國的土地,卻聽到當地人說的是類似出發地的語言,驚詫之余,也就順口稱之為“呂宋”。

  媒體記者的採訪對象如果是某位年長的墨國僑領,說不定會被對方稱作“報館訪員”。交談中若涉及華人經商情況,記者或會聽到對方介紹“某某辦庄”、“某某孖結”、“某某洋雜”。這裡的“辦庄”是指貿易行,“孖結”則是英文“Market”(超市)的粵語音譯,至於“洋雜”,那就是類似“7-Eleven”的便利店。

  據史料記載,早年墨西加利(Mexicali)有過名為“李展民孖結”與“李漢楨孖結”的小型華人超市﹔已故的蒂華納華僑協會理事長胡荊璞,生前則曾經營過頗具規模的“荊璞辦庄”。

  出現在墨國僑胞言談中的“古典詞匯”簡直俯拾皆是,下面再擷取幾例供讀者參考:端口心(市中心)、喊線館(電話局)、墨京(墨西哥首都)、水欖(油橄欖)、蘇杭鋪(布匹絲綢店)。這些詞匯在當代的書面中文已難得一見,稱之為“語言活化石”可謂恰如其份。

  同樣讓人感覺有趣的,是先僑用家鄉方言所翻譯的相關地名。在早年的僑社文件中有“酒灣拿”(今譯蒂華納)、“苑善那拉”(今譯恩西納達)、米市加利(今譯墨西加利)。邊界對面的聖地亞哥,譯作“山姐姑”。墨西哥南部鄰國危地馬拉更奇妙,被譯作“掘地孖罅”。需要指出的是,這些譯名雖然不易為說普通話者接受,但若以台山話發音,卻與外文最為相近,是相當准確的譯法。(李大明)

分享到:

(責編:邢若宸、王棟)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華人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