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12日16:47來源:廈門日報字號:
摘要:近日,“僑批檔案”被列入世界記憶名錄,這是福建省首個入選世界文獻遺產的項目。 |
一紙僑批三萬元
清末民初的廈門郵政局
廈門日報7月12日電 近日,“僑批檔案”被列入世界記憶名錄,這是福建省首個入選世界文獻遺產的項目。廈門是歷史上僑批文化的重鎮,以其特殊的地理人文因素,成為福建僑批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為了揭開僑批蘊含的豐富人文印記,記者專訪廈門市集郵協會的僑批專家、追尋僑批文化史跡、探尋掩藏民間的僑批文化遺存,從僑批中窺探其人文記憶。
字裡行間再現歷史信息
對僑批文化頗有研究的盧紹明先生告訴我們,僑批是歷史上海外華僑以“信款”合一的形式寄回故裡的家書,這些僑批直接流露了寄信人的真實情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經濟、文化、時局等背景,一份僑批堪稱一段微縮的歷史,彌久而更顯珍貴。
盧紹明先生告訴我們,廈門自古就是一個得風氣之先的通商口岸,中國官方郵局未誕生之前,民間信局(天一批郊等)經營的僑批早已登陸廈門了。他向我們展示了他的一件珍藏,這是一封1889年從馬尼拉(信中稱“?地”)寄到廈門的僑批。信中說“弟自二月望日至廈即泛火船發軔,越十八日叨荷福庇順抵?地”。這封僑批展現了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1889年往來廈門和馬尼拉之間的交通工具已用上“火船”(又稱火煙船,即蒸汽輪船),行程3天(二月十五至十八)。順信寄了四塊大洋告知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