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華人

“家門口留學”:“時尚”背后的隱憂(圖)

2013年07月12日08:30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摘要:近10年來,不少高校開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但並不意味著所有合作的國外高校都是好學校。有一些國外二三流甚至是“不入流”的大學,為進入中國市場淘金,往往會把自己“包裝”成一流大學。

  CFP供圖

     人民日報海外版7月12日電 近10年來,不少高校開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但並不意味著所有合作的國外高校都是好學校。有一些國外二三流甚至是“不入流”的大學,為進入中國市場淘金,往往會把自己“包裝”成一流大學。而國內一些辦學機構由於本身缺乏經驗,太急於靠中外合作辦學提高知名度,與所謂的“洋校”一拍即合。一些名不副實的中外合作項目就這樣誕生了。

  家門口留學、留學直通車、中外大學雙學位……這些代名詞讓中外合作辦學風光無限,並受到學子及家長的青睞。但中外合作辦學中出現的引進海外教育資源參差不齊、入學時承諾就讀國外名牌高校,入學后卻可能出不去等諸多問題也一直是熱點話題。

  合作辦學,催熱“本土留學”?

  今年參加高考的黑龍江考生李欣健填報了北京師范大學的瀚德實驗班這一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據了解,實驗班設有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和法學專業,學院資助選派60%左右的優秀學生赴國外合作高校留學1年。學生修滿規定學分后,將分別獲得國外高校和北師大頒發的學位証書。“以前認為隻要留學,孩子就鍍了一層金,能留在國外工作,就是回國也能找份好工作。但現在看來,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兒,無論國內國外,孩子學到真本事才是真的。”李欣健的家長對筆者表示。

  的確,出國留學花費巨大,而且回國潮中“海待”增多,再加上也有不適應國內工作環境的留學生。相比直接出國留學,一些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提供的國內兩年國外兩年等學習模式讓家長和學生認識到這樣不僅節省費用,而且給孩子初涉獨立生活提供緩沖,與此同時,其接受的又是吸納了國外教育理念的教育。

  筆者梳理北京高校開設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發現不少項目都配備了一流的師資和數量可觀的獎學金。學生可通過4至5年的時間,獲得國內外高校的雙學位証書,並更易到國外高校繼續深造。如清華大學開設的環境工程和法學兩個國際班,學校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獎學金,用以支持學生有至少1年時間在海外最好的學校學習。中國人民大學的中法學院採取“3+1”的培養模式,考生畢業后取得的是中國人民大學的本科學位和法國高校的本科文憑。中國傳媒大學經濟學類專業實驗班項目採取國際化的培養模式,學生可以獲得更多的國外學習和交流機會。

分享到:

(責編:邢若宸、王棟)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華人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