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華人>>深度解讀

調查稱美國理工領域高度倚重國際學生 多來自亞洲

2013年07月15日13:25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美國在理工領域高度倚重外國人,在一些科技大廠,黃皮膚黑頭發的員工甚至超過一半。

  海外網7月15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美國在理工領域高度倚重外國人,在一些科技大廠,黃皮膚黑頭發的員工甚至超過一半。一項最新調查顯示,美國電機研究所七成是國際學生,甚至有36所電機研究所的學生八成都是非美國人。盡管如此,外國工程師大軍爬至公司決策高層的卻是少之又少。

  美國政策基金會(National Foundation for American Policy)7月初公布《國際學生對美國的重要性》報告,以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的國際學生為研究對象。報告指出,2010年,國際學生在電機科系佔70%,在計算機科學佔63%,工業工程佔60%,在化工、材料、機械等均超過五成。值得注意的是,在國際學生超過一半的科系中,經濟是唯一的非理工科系。

  報告分析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資料指出,在接受調查的150多所大學中,36個電機研究所的學生八成是非美國人,其中甚至有七所美國學生僅佔一成。以知名的德州農工大學為例,電機所有408名外國學生,美國學生卻隻有92人,約18%。

  該機構執行主任、報告作者Stuart Anderson說,美國高度倚重外國學生,不少大學得靠外國學生才得以繼續,而外國學生對學術研究和經濟的貢獻更是不可否認。

  洛杉磯加大安德森商學院華裔教授俞偉雄表示,數理訓練不夠扎實一直是美國K-12教育問題,因此朝這方面發展的美國人少。以經濟系為例,經濟系對數理訓練的要求與理工科系幾乎無差異,如果美國人對財金議題有興趣,可能寧可選擇MBA。

  美國的國際學生多來自亞洲,以印度和中國為大宗,在許多科技公司基本上說中文也會通,但外國人始終停留在技術人員的層面,進不了決策高層。一名在南加手機芯片大廠高通(Qualcomm)工作的陳先生就說,公司印度人和華人雖多,但主管幾乎都是美國人。

  外國員工數量雖多卻在公司底層,是否代表某種“天花板效應”?俞偉雄說,客觀而言,溝通和協調能力是管理階層必備,外國人在語言上先吃虧,他們的科系本身也不重培養溝通能力,決策高層自然多是美國人。另外,對外國員工,尤其是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員工,在科技大廠擔任工程師已足夠使他們生活優越,所以鮮少有升職的強烈企圖心。

  學術圈情況也大同小異。一名理工科系華裔教授也說,升任管理職或兼行政職的外國教授一般較少,申請研究經費也不如美國教授容易,原因可能出在人脈。(賴至巧)

分享到:

(責編:邢若宸、王棟)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華人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