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15日10:19來源:海外網字號:
海外網7月15日電 據僑報網報道,盡管在華人社區,因為心理問題而誘發的嚴重事件不斷,但隱藏其后的心理健康與精神疾患問題卻一直不被華人所重視,甚至得不到正視。許多人則因為傳統觀念的束縛而寧可一時失控,也不願去看病,結果心理疾病越來越嚴重,后果也往往更加不可想象。為此,醫師建議:心理出現問題時,應尋求專業幫助,華人不應諱疾忌醫。
心理疾病 華人漠視
針對華社不斷發生的這些悲劇,紐約華策會布碌侖分會於日前舉行了“認識及面對心理創傷”講座,特邀瑪摩利醫院精神衛生中心的葉立文醫生主講。葉立文醫生表示,無論是耆老上吊還是華婦跳樓,這些突發事件都是因心理疾病或精神疾患而導致的。
葉立文醫生表示,心理疾病已不光是一個醫學上的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隻有社區民眾正視並了解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才能向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但是,受傳統習俗和文化因素的影響,華人歷來都不願面對心理與精神疾患。
葉醫生表示,在他於瑪摩利醫院精神衛生中心執業的幾年中,鮮有華人病患前來求診,往往都是在病症嚴重、需要收院治療時,才被家人強迫送到醫院﹔還有的病患嚴重到了威脅自己或周圍人的人身安全,家人不得已才求助警察前去抓住病患送醫,強制接受治療。
而美國精神醫學研究也發現:華人到精神科就醫的平均拖延日數為1078日,遠高於黑人的789日與白人的324日﹔此外,華人使用心理與精神疾病服務的比例,隻有其他族裔的十分之一。
對此,瑪摩利醫院華人社區服務發展部主任楊靜妍表示,該部的任務是擔當華人與醫院的溝通橋梁,因而,日常總能目睹到被警察抓到醫院強迫接受治療的華裔精神病患。但平時,華人對心理健康與精神疾患均不重視,往往到了家中爆發爭吵,甚至動刀砍人時,才發現原來身邊的親人早已罹患了精神或心理疾病。
瘋了才看精神醫生?
葉立文醫生說,華裔對罹患精神疾病感到羞恥,認為隻有瘋子、傻子才會去看精神醫生,若不瘋,就沒必要求診問醫。還有些華人認為,看精神醫生是表示自己能力不足、不夠堅強,甚至証明自己是個失敗者,因此打死也要撐著面子,不去尋求專業幫助。
其實,在美國的福利政策裡,針對罹患心理或精神疾患者,政府會提供額外的資源與特殊福利。例如:一個人自殺獲救之后,在中國的作法是,讓他回家就算了﹔但在美國,自殺者被搶救回來后,會有專業護工上門提供后續服務等。不過葉醫生說,在日常執業時,當他們將這些資源與福利告訴華裔病患時,他們都不願去申請,原因是他們感到羞恥,深怕別人知道自己罹患了精神疾患。
葉醫生說,其實精神疾患、心理疾病等與感冒、發燒、糖尿病等一般生理疾病一樣,無須另眼相看,也不該被貼上錯誤的負面標簽。尤其在現代社會,華人的精神疾病觀念與心理健康知識也須與時俱進。
突發事件 心理受創
葉立文醫生表示,一些人精神或心理異常一般都是以一定的突發事件為起因,之后常常出現適應不良、敏感多疑、認知偏誤等問題,長期的不良反應可出現更為明顯的社會功能受損,包括情感障礙、認知障礙、人際交往障礙等,嚴重的甚至可能會出現幻覺,由此導致一些悲劇與意外發生。
心理創傷,在精神病學上被定義為“超出一般常人經驗的事件”,一般是非常可怕的或令人痛心的事件,例如戰爭、林火、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或者嚴重的車禍,或者工作場所發生的事故等。
但葉醫生還指出,除了上述那些可怕事件外,其實發生在人們自身及身邊的心理創傷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多、要嚴重。例如人與人之間的暴力,如強奸、虐待兒童、長期被性虐待、施暴、情緒忽視、情緒虐待等,都會引起心理創傷,甚至父親或母親的一句話、一個行為,都可能成為心理創傷的誘發事件。
日常心理創傷后,症狀會從人們的軀體、認知、行為和情感上表現出來。在軀體上,會有過度的警覺、容易受驚、疲勞、睡眠不安、到處疼痛等﹔在認知上,會身不由己地回憶、做噩夢、注意力和記憶力差、思維混亂、定向障礙等﹔在行為上,會躲避提供治療的地方或活動、回避社交、喪失對正常生活活動的興趣﹔在情感上,會恐懼、沮喪、抑郁、內疚、憤怒、煩躁、焦慮、驚恐、麻木、感覺分離等。
尋求幫助 不要逃避
葉立文醫生表示,人在經歷了心理創傷以后,體內會產生大量腎上腺素,這會給健康埋下隱患,如加速大腦衰老、使人患上精神疾病或者記憶障礙等。因此,心理出現問題,應尋求專業的幫助,華人不必諱疾忌醫。
那麼,出現症狀的人該在何時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呢?葉立文醫生表示,症狀太嚴重或持續超過幾個星期,出現無法處理強烈感情或身體感覺的預警跡象時﹔感覺麻木和空虛,持續體驗到強烈的、令人不安的情緒,持續感到緊張、激動不安的軀體症狀,持續睡眠不佳或噩夢時﹔感覺沒有人可以依賴,無法處理朋友、家人和同事的關系,使用酒精或毒品的量增加時,都應盡快尋求專業幫助,以免惡化。
葉醫生表示,該院的精神衛生中心涵蓋了心理與精神健康兩部分,為18歲以上的成年人提供個人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小組心理治療、危機干預等服務,有需要的民眾可致電該院華語服務熱線(718)283-6898。
位於布碌侖八大道的華策會長者服務協調員陳玲也表示,該會為55歲以上的有需要的華裔提供免費心理健康篩選,經過測試,所獲分數高者越需要心理幫助,之后該會將提供轉介醫生等服務。有需要者請致電718-685-3304,找陳小姐。
另外,針對華人漠視心理健康的現狀,陳玲還建議將“病人健康狀況問卷”刊登出來,交由民眾自己做測試,以便隨時判斷自己是否需要心理健康服務。
另外,紐約市還有針對華人心理疾患的服務熱線“心理安康一線牽(The Asian LifeNet)”,該熱線由紐約市心理健康協會與市健康與心理衛生局聯合設立,用中韓西等多種語言接聽電話。如果遇到心理健康、個人、婚姻、家庭、酗酒、藥癮等各種問題,都可撥打1-877-990-8585做咨詢,該號碼的后七位數字的含義是“求求你——幫我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