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04日13:58來源:中國新聞網字號:
摘要:對於海外華僑華人而言,正在高速發展的中國就像一間敞開大門的溫室,能夠為僑資企業提供充足的養分和生長空間。 |
扎堆產業園區抱團取暖狠打“科技牌”
由於中國高科技發展正逐步與國際水平接軌,越來越多的海外僑商及高層次人才選擇回到中國創業,隨之產生的一大批小微型創業企業,成為了僑資企業大軍的重要力量。然而,資金短缺、經驗不足等問題幾乎成為了這一群體的“通病”。有著“企業孵化器”之譽的產業園區,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僑界創業者的聚集地。
為了滿足日益增多的創業需求,各地的產業園區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2013年6月14日,由遼寧省歸國華僑聯合會與當地高新技術產業名企合作建立的遼寧省海歸創業園暨遼寧省華僑創業基地,在沈陽市挂牌成立。這所專門面向創業創新型海歸人才和高新型僑資企業而打造的生態商務園區,將為海歸人士提供歸國創業優惠政策和環境,幫助他們“落地生根”。
遼寧省僑聯主席王之鋒介紹說,園區將發揮僑聯組織廣泛聯系海外高端人才的優勢,依托專業團隊在規劃、招商、投融資服務等諸多關聯業務上的資源優勢,為僑資企業提供全方位的信息、資源和各類增值服務。
在此之前,雲南省政協副主席、滇中產業新區規劃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米東生就曾於6月7日在亞太華商論壇演講時透露說,滇中產業新區將規劃建設華僑產業園,涵蓋技術金融人力資源綜合服務區、國際產業合作示范區、跨國自由貿易合作區三大板塊。華僑產業園除享有滇中產業新區的優惠政策外,還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從多個方面爭取特殊優惠的支持政策。
除了硬件設施的完善,產業園區的軟環境也逐漸受到更多關注。中國僑聯主席林軍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園區想留住僑商,最關鍵的是軟環境建設。他介紹說,自己在浙江考察過一個科技園區,“他們有各種活動,比如舉辦沙龍,有新投資者的沙龍,有老僑商的沙龍,還有專業沙龍等。這些人很喜歡聚在一起交流互動。如果彼此不相往來,大家就會感覺孤獨,容易‘見異思遷’。”
不僅在地理位置上的聚集受到僑商認可,一些有利於抱團發展的合作組織也開始進入僑商視野。3月28日,浙江省樂清市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合作社宣告成立。樂清市僑商會副會長當選為首屆社長,兩位僑商會成員當選為副社長。這是浙江省投融資協會在溫州設立的第一家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的合作社。一方面可以實現中小微企業抱團互助,另一方面可有效避免企業互保鏈風險,防止出現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此外,合作社還可為服務對象搭建一個法律咨詢、理財以及企劃管理等全方位服務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