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22日08:1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摘要:又是一年尋根時,7月以來,一波波華裔青少年回到祖(籍)國,感受漢唐風韻,品讀傳統文化。 |
圖為“中國尋根之旅”常州營營員展示自己制作的風箏。(來源:中國江蘇網)
茶藝、武術、京劇臉譜描繪、手工剪紙……這些滿載中國味的傳統文化課程充溢在今年的尋根夏令營中。又是一年尋根時,7月以來,一波波華裔青少年回到祖(籍)國,感受漢唐風韻,品讀傳統文化。
尋出了新意
“我們一直遠在他鄉,像放飛的風箏,放飛的是夢想,可牽線的手在這裡。今天我們有幸回來了,親眼瞻仰祖(籍)國美麗的尊容,萬分幸福。”來自法國的14歲營員黃煒煒聲情並茂地說。
今年的尋根之旅,已不再是學中文的獨角戲,“近距離體驗文化”成為各個夏令營的重點項目。華裔青少年們在當地學生的陪伴下,吃在中國,住在中國,切切實實做回中國人。
溫州樂清分營的21名華裔青少年就親身體驗了一把“甌越文化”的魅力。除了學習書法、陶藝,他們還開展了雁蕩之旅、梅溪農家樂、體驗黃楊木雕和細紋刻紙制作過程。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孩子們親身感受了傳統文化的豐富多彩。
四川的營員們有著更令人欽羨的體驗。出生在美國的周愛倫看到憨態可掬的熊貓時,激動地給爸媽打電話:“我見到熊貓了!”而來自老撾的張粉紅則對峨眉山之旅久久不能忘懷。“一天之內感受到了四個季節的景色,真讓人嘆為觀止”。
在江蘇常州,美籍華裔黃家姐弟則直接住進了志願者家中。水井冰西瓜,爐灶燒柴禾,這些新奇的中式家庭生活讓姐弟倆興奮不已。他們不僅學會了中文繞口令,還對中國孩子的暑假有了近距離的了解。
找的是語境
全球“漢語熱”愈發升溫,海外華人對子女的中文教育,也越發精益求精。然而,對於那些自幼在海外長大的華人二代們,族群認同的矛盾依然存在。紐約長大的露西一直無法認同自己的華裔身份,在課堂上學習中文也是百般不情願。但當家長半強迫地要求她來京尋根后,觀念與心態大變,不但增強了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也對中國產生了濃厚興趣。
為了更好地推進中文教育,海外華人學校陸續推出中文餐桌、家長參與教學等妙招開展體驗式教學,而真正做到聽懂、用好中國話,仍需要完整的中文語境。
“在家中我與父母用漢語溝通得很好,但當我第一次在北京聽到京片子時,就完全懵了。”在德國長大的高陽每年暑假都會選擇一個尋根夏令營。“真正住進中國家庭,讓我的中文水平突飛猛進,我為自己是中國人而自豪。”
即使說著流利的中文,要真正領會華夏文明,仍需切身地感受和融入。在海外華校,孩子們認識了古箏、二胡等傳統樂器。而來中國見識到傳統音樂表演后,孩子們受到很大震撼。15歲的厲雯雯看到中國老師表演古箏,燃起濃濃興趣。“我覺得很有意思,希望有機會學一學。”
尋得中國味
尋根,找尋的是博大精深的華夏文化,探尋的是中華民族的文明之源,而傳承的則是全球華人的中國夢。
在2013年杭州尋根夏令營上,杭州副市長謝雙成說,希望營員們能傳播中華文化,成為所在國與中國友好交往的“民間使者”。
而一年年回鄉尋根的華裔青少年,的確擔起了這樣的責任。在中國他們增強了文化認同感,而返程之后,他們成為了中華文化的熱情傳播者。2009年曾來華學習書法的小曾,如今已是紐約的一名書法老師。“我希望更多的華裔小朋友,能夠寫一筆漂亮的毛筆字!”
用心感受故鄉情濃,方能感觸到那顆跳動的中國心。華裔青少年們,濃濃的中國味,你尋到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