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華人

華裔畢業生談赴華求學:感受中華文化 就業增砝碼

2013年06月30日20:05來源:中新社字號:

  近些年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在外出生長大的華裔青年回國“尋根”求學,除了情感,他們看重的還有中國的經濟前景與工作機會。

  中新社報道,23歲的慧釧是一位馬來西亞華裔,自幼就讀中文學校,因此說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盡管如此,她仍然承認自己在來北京大學讀書之前,對中國知之甚少。

  來自菲律賓的有泉則從小就對中國情有獨鐘,他說:“我喜歡讀《孫子兵法》,由於生活環境和華文教育的局限性,菲律賓華人青年一代對中國的了解並不是很多,但是我們了解祖(籍)國的願望太強烈了。我要通過學好中文,打開研究中國哲學的大門。”

  近些年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吸引著越來越多像慧釧和有泉這樣在外出生長大的華裔青年回國“尋根”求學,除了情感,他們看重的還有中國的經濟前景與工作機會。臨近畢業,這些華裔學生回顧過往幾年的來華學習經歷和校園生活,感覺收獲頗多。

  “中國與世界的經貿、文化交流越來越多,尤其是與南美洲、中南美洲這些資源豐富的西班牙語系國家,因此用到西班牙語和中文的地方也比較多”。在阿根廷土生土長的華裔奕蕊從小接受英語、西班牙語雙語教育,為了提高中文水平,將來獲得更多的發展空間,5年前她和哥哥來到中國留學

  和奕蕊一樣,“語言”也是慧釧就業時最自信的“砝碼”,即便今年畢業后她選擇回馬來西亞工作。

  “來到北京之后,我發現北京的生活節奏很快,競爭激烈,但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人才會有動力,有拼勁。相較之下,阿根廷的生活節奏慢了很多。人應該趁年輕的時候,多聽多看多努力,這也是我留在中國就業的原因。”

  如今,奕蕊和哥哥一樣,堅定地選擇留在北京。他們的爸爸是阿根廷著名僑領,給予兄妹倆很多支持與鼓勵。

  在奕蕊看來,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五千多年沉澱出來的中華文化,很多是西方人不能理解的。比如,尊老愛幼、尊師重道、勤勞節儉,還有中國人的待客之道等。生長在異鄉的華裔,僅從書本上是體會不到這些的,隻有真正踏足這片土地,才能領略到世代相傳的中華美德。

  即將在清華大學拿到碩士學位的緬甸華裔祖賢,剛剛交出了精彩的畢業作品——紀錄片《輕霧彌漫的SarPannAein》。這部耗時5個多月完成的作品,通過緬甸高考群像,展現了緬甸人民安詳的生活、習俗和文化,以及佛教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公映時,反響熱烈。

  “清華大學優質的教學水平,使我積累了扎實的新聞傳播與影視制作功底,‘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和‘行勝於言’的校風教會了我如何做人與做事。我相信回到緬甸工作時,這會比其他人更有優勢。”

  慧釧的一位朋友曾經說過:中國就像《Survivor(幸存者)》,一個挑戰生存的地方,若你成功地在這裡生存下來,訓練出鋼鐵般的意志與卓越的交際能力,那以后你去其他地方都沒有太大問題了。或許,這就是中國帶給華裔青年們最好的成長與恩賜。

分享到:

(責編:邢若宸、王棟)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華人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