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華人

為了孩子,要不要孟母三遷(圖)

2013年05月31日08:12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為了孩子,要不要孟母三遷(圖)

在中國,“昔孟母,擇鄰處”的典故家喻戶曉。在國外,“今移民,擇校居”是當代華人移民社會存在的現實。在英國BBC的一期時事評論節目中,有位嘉賓略帶調侃地指出,隻要哪個區域有好的中小學,就會有大量的中國人遷入。“擇校居”映射了華人移民怎樣的心態?“逐校而居”在海外有無必要?這越來越成為華人移民中存在的一個問題。

  “起跑線”之戰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這是一句在國內和國外都適用的話。

據英國《華聞周刊》報道,這一年,為了讓孩子上個理想的學校,居英華人驛航效仿了“孟母”,搬了3次家。

由於英國公立小學實行劃片入學,要想申請進入心儀的學校必須居住在學校周圍的學區之內。在選取學生時,學校優先考慮已有兄弟姐妹在該校入讀的孩子,然后再選擇周邊的孩子。

由於學區的范圍每年都在變化,所以有的時候計劃趕不上變化,租的房子沒有在范圍之內,隻能交高額的違約金再租入學區范圍之內的房屋。

但在驛航夫婦看來,孩子讀好的學校最重要,一切要為這個讓路。

這並非他們一家的想法。在英國,有經濟實力的華人家庭首選是將子女送到頂尖的私立中小學中,實力稍差的也希望不惜一切代價讓孩子進入好的公立小學。

什麼是好的公立中小學?加拿大華人奉菲莎研究所的中小學排行榜為擇校“聖經”,凡是上了榜的學校便被華人視為“名校”,周遭房價大升,這樣,位居榜首的“名校”幾乎成了華人子弟學校。

法國華人同樣也信奉“孟母三遷”的道理。在巴黎工作的陳女士就是“百萬買房,千萬買鄰”的擁躉,她有個剛上小學四年級的兒子,為了孩子能有個好的教育環境,最近她將家搬到了巴黎南郊的一所著名的公立中學學區內。

於是乎,經過華人口耳相傳、交流經驗,在客觀上造成了一些口碑好的學區,華人扎堆的現象。

  孟母是始作俑者?

“逐校而居”,誰是始作俑者?

孟母。

經過千百年的光輝塑造,孟母的形象已深入華人內心。在推行學校教育,人才靠學校培養的今天,無論來自中國大陸、香港還是台灣的華人移民,對名校都有一種難以釋懷的情結。

有媒體分析,漂洋海外定居異國后,大多數華人雖然不指望孩子憑學業光宗耀祖,但希望他們起碼能夠很快融入當地文化,不要有“寄人籬下”的感覺,並且能盡快學到自強自立的技能,不再像第一代移民那樣謀生艱難。

有了一定社會地位和經濟實力的家長更是希望孩子將來的發展不低於自己,並同時掌握好漢語,保留住“文化的根”。

攀比心理在客觀上促成了華人扎堆“擇校”的現象。據英國華媒說,英國本地的富裕家庭以及印度家長的做法,也給華人增加了心理負擔。

有的人甚至認為,這不是一個華人想不想攀比的問題,而是一個是否輸得起的問題。

  慎重對待擇校

對於“擇校而居”,其實大可不必。

如加拿大的公校體系,並沒有官方認可的名校與非名校之分。

法國的公立學校教育也都遵循就近入學的原則,學生會被自動分配到家庭居住地所在的街區公立學校。如果家長對學校不滿意,家長可以選擇搬家,或者讀私立學校。

當然,擇校意味著更多的經濟投入。

拿英國舉例。據英國一家房產服務網站公布的數據,成績出色的小學附近的房價比普通學校附近的平均房價要高出30%—40%左右。這也意味著,如果想要讓孩子去所謂的“好學校”,要多付出9萬英鎊。

有些觀察人士甚至無情地指出,就算在好學區買房,申請上了最好的小學,但並不能保証孩子能考上重點中學。

有的“過來人”提醒,選學校不能隻看升學率,還要看孩子與同學和周邊環境能否相處融洽,這對孩子的平衡發展很重要。

教育人士也指出,在幼兒園和小學階段,“老師比學校更重要。”如果孩子在學習上存在特殊困難,也許街區公立學校裡一位耐心和方法得當的老師要比昂貴的私校更適合他。(楊子岩)

分享到:

(責編:邢若宸、王棟)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華人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