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在北京,打車需要等上半個小時已成“家常便飯”,碰到上下班高峰期和下雨、下雪等惡劣天氣,要想打到出租車簡直堪比中六合彩。 |
如今在北京,打車需要等上半個小時已成“家常便飯”,碰到上下班高峰期和下雨、下雪等惡劣天氣,要想打到出租車簡直堪比中六合彩。
去年12月中國社科院發布的公共服務藍皮書稱,“打車難”成為城市生活中較為普遍的問題,53.77%的人打車需要等10分鐘以上。在被調查的38個大城市中,北京打車容易程度排名第28位,遠落后於同是特大城市的天津和上海。打車難,逐漸演變成了一種城市病。
進入2013年,北京打車難這個話題一直是公眾關注的焦點,熱度不減。關注的人群中不僅有京城市民,就連常來常往的華僑華人也紛紛加入吐槽隊伍,以親身經歷指出北京出租行業存在的問題,並為其未來的出路支招。
一邊“打車難” 一邊 “活兒不好干”
打車人
在每天龐大的打車隊伍中,有一個特殊人群同樣面臨著打車難的困擾。讓我們聽聽他們的親身經歷。
美國老程打車記
美國華人程汝釗回北京次數不多,在難得的印象裡就有對出租車的不愉快經歷。一次是把手機落在車上,結果后來找朋友的手機撥過去,已然關機。另一些經歷就是高峰時完全打不到車。
“每次回國,有其他單位的車跟著,還算方便。但若想自己出去走走,就不那麼容易了。”老程說。
老程其實很理解的哥的辛苦,誰都知道北京堵,高峰路上一堵就是一個小時甚至更長,活拉不了幾個,時間倒費了不少。“一天睜眼就欠著公司的份子錢,與其堵在路上,還不如躲起來,等過了高峰期,多跑幾趟。”
“出租車拒載,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價格便宜。”老程算了算,在美國,打的起步價是12美元,每公裡2美元,算下來,比中國高很多。“所以在美國,很多人不願意打車,因為租車每天也就40美元至50美元。”
“另一個原因,就是車太多。”老程是這麼看的,私家車多,佔據公共交通資源,直接導致了高峰期的擁堵,出租車自然不願載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