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海外生活的華人,身在華人圈中也感覺自己是“其他人”。關於民族自豪感的困惑,真真切切出現在了一些華人與第二代移民身上。 |
因遭受歧視而“抵制”身份
《斯巴坦日報》華裔專欄作家尼克·楚(音譯)在描述民族自豪感時,表達了第二代移民的尷尬:雖然他的母親從小就教他要“擁抱”中華傳統,但是他對華裔身份帶給他的所謂民族自豪感,絲毫打不起任何興趣。
尼克·楚的母親教他說漢語、為他做中國菜,帶他參加家庭聚會,體驗諸如中國農歷新年和中秋節等慶祝活動,並為他報普通話課程培訓班。所有一切,都是想讓他保持華人傳統,銘記自己的華裔身份。但是,尼克·楚是如何理解和應對的呢?
尼克·楚說,美國普通小孩不會犧牲周六的時間去學習一種美國人都不說的語言。美國普通小孩不會慶祝美國日歷上不存在的農歷新年,更不會專門請假去過這種根本不能和真正新年相比的節日。美國普通小孩不會受到類似“ching-chang-chong”(貶義,英語使用者嘲弄中國或中國血統人士的蔑稱,2002年姚明初入NBA時,奧尼爾曾這樣稱呼他)的嘲笑。“人們嘲笑我的亞洲‘咪咪眼’,嘲笑我請假‘過年’,這些都是我民族身份的副產品,這樣的經歷,何談自豪?”
於是,尼克·楚開始“反叛”:從中文學校逃課,抵制家庭聚會,避免在公共場合吃中餐,減少和亞裔人士的社交活動。楚還有意忽略自己的華裔身份,並刻意將自己歸為“美國人”。到了高中,楚終於完成向一個普通美國青少年的轉變。當然,代價是他拋棄了對中國的愛,以及自己的祖籍。
“也許你覺得如此否定自己的華裔身份毫無必要,但是,如果你是一個從幼兒園起就被人嘲笑為‘ching-chang-chong’的人,你就不會這麼覺得了。”
法國的華人母親Changer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在她眼中,11歲的混血女兒不僅僅是一個中國人,也是一個法國人。然而,這種身份認同的理想狀態並沒有出現在生活中。這個生在法國、長在法國的女孩對“中國”事物相當排斥,而且不希望別人知道她是中國人。
Changer的問題打破了華人論壇沉寂。不少網友表示,作為父母,他們對祖(籍)國有深厚的感情,不願意孩子全盤接受法國當地的文化,忘記中國根。
對於Changer的問題,生活在巴黎南郊的華人媽媽Flavien認為,,這與孩子已經有不少和“中國”相關的記憶和經歷有關。此言一出,立刻引起共鳴。中法混血兒華天的媽媽表示,用中文嘮叨也許就是一個典型的壞例子。她由此提及身邊的一個法德組合家庭,因為媽媽總在生氣時用德語數落小孩,后來這家的三個兒子對德語都沒有好感。
不少華人媽媽同時也指出,孩子需要群體的認同感,如果處在單一種群的環境中,孩子會因為自己的“不同”而感到壓力,甚至恐懼。一旦在迷惑期遭到嘲笑,孩子會難以接受身份的事實。而這樣的經歷,會給華裔移民后代帶來困擾,甚至發展到蔑視自己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