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華人

“虎”式教育能否成就“虎兒”(圖)

2013年07月01日08:16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漫畫:“虎”式教育(來源:至善教育網)

  為了讓子女出人頭地,也為了打破華裔富不過三代的“魔咒”,“虎”式教育在華人圈中走紅。近日,華裔小說家黃錦蓮的新書《虎兒反擊》問世,圍繞華裔“虎爸”、“虎媽”的討論又一次炸開了鍋。

  耶魯大學法律系華裔教授蔡美兒便是一位著名的“虎媽”。對如何教育子女,蔡美兒表示,應該多出狠招。諸如罵女兒“垃圾”、要求每科成績拿A、不准看電視、琴練不好就不准吃飯等,都是這位華裔“虎媽”的絕招。

  英國華裔“虎爸”瑞安對子女的嚴厲程度絕不亞於蔡美兒。他要求8歲的女兒每天放學回家練習鋼琴和小提琴兩小時,再做功課兩小時。星期天還要上普通話課。

  “虎”式教育起作用了嗎?答案似乎是肯定的。蔡美兒18歲的大女兒已同時被哈佛和耶魯錄取,而瑞安的女兒小提琴拉得也不錯。

  在外人眼裡,“虎爸”、“虎媽”們戰績輝煌。但俗話說得好,鞋是否合適,隻有腳知道。對這樣的“豐功偉績”, “虎爸”、“虎媽”們怎麼說?

  蔡美兒表示,“虎”式教育雖然讓大女兒出人頭地,但小女兒露露對這種強硬的教育方式十分抵觸,甚至用剪刀剪短了自己的長發,沖著蔡美兒大喊:“我恨你,你是個討厭的媽媽,讓我不開心。”害怕失去女兒的蔡美兒最終做出了讓步,痛苦地允許已經成為耶魯青年管弦樂團首席小提琴手的小女兒放棄了小提琴,轉而選擇網球。

  “虎爸”瑞安也承認,“虎”式教育的結果是兩個極端,如果成功則皆大歡喜,如果失敗則徹底走向反面,造成親子關系破裂。

  事實上,“虎”式教育的積極作用也被質疑。美國教育學家曾對300多個美國華裔家庭進行了長達10年的研究,結果顯示,和“支持型”父母的孩子相比,“虎兒”們的成績低於前者。而與家人關系的疏遠也造成“虎兒”們情感問題更多,抑郁和焦慮水平更高。

  專家表示,把學業和音樂才能看得比玩耍和娛樂更重要,是華裔“虎爸”、“虎媽”們的“通病”。其實,嚴厲的“虎”式教育和崇尚自由寬鬆的西方教育之間,是可以取得平衡的。寓教於樂是華人子女教育走出“圍城”的向導。無論何種文化,在充滿愛和溫暖的家庭環境下向孩子表達要求和期望,是華人子女教育的題中之義。

分享到:

(責編:邢若宸、王棟)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華人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