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華人

加拿大《北美時報》:加拿大華人不屈不撓的參政夢

2012年11月13日11:24    來源:海外網    孟穎    字號:

加拿大華人的歷史,始於1858年在卑斯省西岸的尋金熱,和日后修筑太平洋鐵路華工。早期加國的華人移民,在社會上遭受岐視,在政治上沒有地位,在法律上得不到平等對待。百多年來,華裔移民面對逆境,堅強不屈,艱苦奮斗,為加國做出巨大貢獻,終於得到政府和社會的認同。

1885年加拿大通過華人移民法案,開始向華人移民征收人頭稅。1923年加拿大實施排華法,禁止華人移民加國。這些充滿種族歧視的法案,使加拿大的歷史蒙上污點。

1947年,加拿大廢除排華法案,正式承認加國華人的公民地位,和賦予公民享有的選舉權。從此加國華人的社會地位逐漸改善,可以從事各種不同行業,包括律師,醫生,工程師等,不再局限於過去經營唐餐館和洗衣店。華裔亦開始參加各種政治活動。

1957年,鄭天華代表卑斯省溫哥華中心選區,當選加國歷史上第一位華裔國會議員。1974年,李橋棟代表溫哥華東選區,當選歷史上第二位華裔國會議員。1993年,來自香港的移民陳卓愉,代表卑斯省列治文選區,當選第三位華裔國會議員,他亦是第一位華人被委任為聯邦政府內閣部長。1997年,梁陳明任當選加國歷史上第一位華裔女國會議員。近年華裔成功當選國會議員的,先后有麥鼎鴻,庄文浩,周至惠,黃陳小玲等。在省級和市級政府方面,亦有多位華人當選。但總括來說,華人參選落敗的比例,遠遠高於成功當選的。

加拿大是一個移民國家,自1867年立國至今,隻有142年,而華裔參政,是從50年代開始,隻有60年的歷史。加拿大在70年代開放移民政策,容納大量來自東南亞國家的新移民。他們對加拿大的歷史,政治和文化認識不深,語言方面亦存在障礙。這些新移民來到加拿大,主要為了謀生,對政治選舉不感興趣。華人在選舉中投票率偏低,是造成很多華人參選落敗的原因之一。

在聯邦和省級選舉中,華裔參政者面對的一個困難,就是爭取所屬選區候選人的黨內提名。原因是很多華裔對加入政黨不感興趣,華裔黨員人數比其它族裔相對為少,再加上其它族裔黨員在投票方面更為擁躍,華裔在黨內提名往往敗於其它族裔,更枉論代表所屬政黨在選區出戰。

華裔參政者必須明白,爭取自己族裔的支持和權利固然重要,但絕不能忽略其它族裔的支持。當選公職的議員,是代表整個選區不同的族裔,不僅僅是華人。參政者能夠促進華人社區和其它族裔社區融洽相處,互相尊重,得到各族裔共同支持,才是致勝之道。

華裔參政者要注意的是,加拿大的民主制度相當健全,選民主要是根據各政黨候選人的資歷,政綱和政績做出選擇,而不會因為候選人是自己的族裔而投他的票。

報道指出,除此之外,華裔參政者還需要具備數項條件:參政者必須本著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全心全力奉獻社會﹔在人力和財力方面,必須得到廣泛支持﹔對加拿大的政冶,必須具有深刻的認識﹔對政治的熱情和從政理念,必須持之以恆,堅定不移﹔必須得到所屬政黨的全力支持。

加拿大是一個自由,民主和多元化的國家,全國人口有三千三百多萬,華裔佔總人口4,約一百三十多萬,是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是各大政黨爭取支持的對象。加國華人在各行各業,人才輩出,成績顯赫。隨著華人的政治思想日趨成熟,華裔參政者與日俱增,華人在加國政壇上,將會取得更大的成就。

3.澳洲《星島日報》:澳洲中國人有錢無勢 華裔議員鼓勵年輕人從政

澳大利亞英文報刊近日刊登一篇名為《中國症候群:有錢無勢力》的文章,指華人於澳洲財雄而不勢大,兩者不相稱。

維省工黨省議員林美豐指,華裔年青人在澳洲生活良好,他們擁有學位、專業,而且大部分開名貴房車,可是他們在澳洲卻沒有地位。作為維省議會唯一的亞裔議員,林美豐指“澳洲華人在聯邦層面沒有聲音,這是不正確的,因為純粹以數字、財富和腦力,華人應該擁有更多。”相反,這個澳洲歷史最悠久的民族在澳洲政界卻隱了形。來自柬埔寨澳華社區議會的林美豐支持,試圖給澳洲華人一個訊息。

2006年的人口普查顯示,逾70萬澳人(4%人口)擁有中國血統,當中38萬人於中國出生,成為繼英國和紐西蘭后第三大的海外出生國家。澳華社區議會召集人Chek Ling表示,盡管華人於澳洲公眾沒有地位,中文在澳洲是繼英文后第二大的語言。“除了金融部長黃英賢,很難找到其他華人在聯邦政壇。他們不會在電視出現、不是公共知識分子或人權、社會正義活動家,司法界更沒有華人。”

“華人被視為十分優秀的外科醫生和會計師,但在文化層面則只是看門人,因為華人不能夠表達聲音。”正在就澳華政治上的參與撰寫博士論文的Jen Tsen Kwok說,“華人都來自很多不同的國家,如中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台灣和香港等,因此要圍繞政治參與,構建一個單一的角色是非常困難的。”

此外,歷史因素也抑制華人參與政治。上世紀的戰爭和改革“籠罩了對參與政治的欲望”,而且很多來自東南亞的華人曾被歧視,令他們不願意從政。此外澳洲曾發生種族歧視及白澳政策,令華人卻步。

澳華社區議會國家主席潘瑞亮表示,紐省工黨及自由黨曾視華人候選人為“亞洲搖錢樹”。“有時候我們會覺得自己是錢袋,他們需要籌款時我們便打開,完事后便會被遺忘。”潘瑞亮說,“兩大黨都有這傾向。”

工黨的李潤輝便曾有這種經歷,他在省議會上議院及雪梨市議會工黨預選落選后便消聲匿跡。在他最后一次參加預選,黨領袖曾問他可為政黨籌得多少錢,最后他輸給一個具有更大資金實力的自由黨轉投工黨的黨員。“政黨隻對錢有興趣,而不是候選人的智力和天份。”盡管如此,李潤輝指現在開始有華人踏足政治界,主要是在地方政府。現時最少十名華人活躍於墨爾本地方政府,與雪梨人數相約。李潤輝指,華人議員在日常政治每天都面臨著艱難的障礙,“他們要在選民的種族基礎上克服阻力,這對亞洲人來說相當困難。”

維省自由黨前參議員陳之杉表示,看見亞洲人在地方政府的積極跡象,而且省長百魯(Ted Baillieu)和反對黨領袖安德魯斯在華人社區委任了特別顧問。在種族偏見方面,陳之杉指某些澳洲人不會投票予華人或回教人,“可是我肯定有選民因為我是華人而投我票。”

正在增長的社區卻沒有代表聲音,林美豐指這不是一個健康的現象。“這對中國社會產生輕蔑的關系,政府和兩黨應關注這問題。”同時,他亦看到年輕一代的華人開始活躍於校園政治、政黨和社區事務,指有些人相信於公民生活佔一席位,比擁有名車更重要。

分享到:

(責編:王棟)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