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05 14:06:00|来源:文汇报|字号:
图片来源于法国《包拯传奇》连环画。连环画中的包青天和中国民间演绎的形象略有不同。图中展昭说:“别吵!包大人都不能听清了。”
包拯及公孙策、展昭等人路经一省,发现当地百姓深受官吏勒索、威胁、谋杀之苦,包拯造访民众,让他们尽诉其冤。 包拯:公孙策,务必将老妇人的葬礼办得体面些。 包拯:“展昭,外面在吵什么。” 展昭:“大人,他们在呼唤您。”
作为中国民间文化的一个符号,如今,“包青天”飘洋过海进入遥远的法兰西,以连环画——被法国人誉为“第九艺术”、同时也是最喜闻乐见的形式进入了异国的文化空间。
来到法国后,包拯有些不同了。他开始喜欢喝点小酒,兴起会吟诗,而且不再那么严肃,时不时会和身边的“同事”调侃两句,但不变的是,他依然无惧权贵,断案如神,更对腐败深恶痛绝。
法国人素来喜爱侦探、悬疑类连环画,“第九艺术”之所以在法国会如此繁盛,正是因为法国民众从牙牙学语开始就接触连环画、绘本。法国连环画市场发展成熟,不同年龄、学识背景的民众都能找到自己喜爱的连环画读物,可以说,连环画是法兰西民众了解世界的窗口。“包青天”虽是“偶像化”的中国古代清官形象,但这个人物经历了公案小说、话本演义、京剧艺术以及电视剧的加工和演绎后,逐渐变得丰满起来。或许这次进入法文译本连环画,包青天的形象将会得到更多跨文化传播的滋养而有新的变化。毕竟,正是在不断丰富的呈现中,创作者获得了灵感:包拯从朝堂上走到府衙,又走到案发现场,进入民间。
中国的“包大人”在法兰西,依旧带着他的左膀右臂“公孙策”和“展昭”,这样的文武搭档、黄金组合,能被法国人接受并且喜爱吗?他带去的宋朝风物,能不能给法国人、欧洲人以认识中国的另一种视角?他身上蕴载的文化精神,能否在异国的土壤中找到生长的力量?
![]() |
包拯 连环画 包青天 转译 描绘法 文化启蒙 文化学者 文化视野 文化空间 大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