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05 14:06:00|来源:文汇报|字号:
在电视剧中演绎的包公故事,是根据明代短篇小说集《龙图公案》和清代侠义公案小说《三侠五义》等改编而来,这些小说中的故事并不完全真实,但包拯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据《宋史·包拯传》中记载,“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他大开开封府衙大门,让有冤屈者能至前尽诉曲直。
这一次,是由法国编剧“承包”故事的脚本,徐革非认为,这就像是一种文化的“变压器”,更容易被外国人理解和喜爱,也能更有新意。“包拯这个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在中国人眼中,是正义的化身,是包青天。但在马蒂看来呢,则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官员,带着浓浓的书生气质,而且是个有原则的侦探。”在她的眼中,这种“翻译”是一种再创作,不要求百分百准确与相同。
外国人写中国故事,中国人画中国风格。《包拯传奇》由漫画家聂崇瑞一手操刀,他对中国宋朝服饰和装饰品做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包拯在漫画中用的茶杯摆设,部分是以包拯墓中出土的真实文物照片为参照,具体的布景、服饰、摆设等画面的细节不需要编剧写明。聂崇瑞自己就能发挥合理想象,加入他觉得有意义能制造气氛的道具。
“中西合璧”使“包大人”的形象跨越了时空和文化的差异。五卷本的《包拯传奇》中,“包大人”以清廉的官员形象、机敏的办案智慧、独特的东方气质和极强的领导魅力,深受法国读者的喜爱。包拯和他的办案团队,以及得力助手公孙策和展昭,一起经历了权财情色的考验,九死一生中写下了他们的传奇故事。《包拯传奇》第一卷的诞生就在法国漫画市场上创造了“奇迹”。在法国安古兰漫画节,徐革非就带着这一本书参与展览,她看着其他展台都摆放了数十种甚至上百种漫画书,心里很忐忑。然而《包拯传奇》却在短短的4天中卖出了600多本,还创下了漫画书单本销售的纪录。
![]() | ![]() |
包拯 连环画 包青天 转译 描绘法 文化启蒙 文化学者 文化视野 文化空间 大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