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生意经:“水库理论”成就“世界第一”梦【2】
2013年05月22日16:55来源:日本新华侨报网字号:
拆除机器力推技术革新
陈晓丽的企业在起步时,就确定了以技术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在2008年上半年曾准备聘请两名日本资深专家,让他们来公司指导。当然,高技术人才,工资也是高的。当时他们的工资大致相当于中国员工的150倍。危机来临时,订单大量减少,陈晓丽一方面感受到企业无法承受这样的工资负荷,另一方面也想到应该利用这个机会,让每天和机器打交道的员工提高自身创新技术能力。她诚恳地与员工交流:“日本专家很贵你们是知道的,我们都还要继续活下去,现在请不起专家。那么,只能靠我们自己来革新技术。”
她让人将十几台价值30万到50万元人民币的机器在厂房摆成一排,然后一台台地拆解,在场员工个个瞪大了眼睛。陈晓丽指着机器说:“目前的这种技术是守不住市场的。你们看,旧机器已经拆掉,我们要做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技术革新就必须从现在开始!”正是在这种大破大立的气魄下,泰邦集团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加大了开发新产品的力度,先后获得船舶机舱设备的几十项科技成果和专利,牢牢占据了该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
市场开发让企业重获新生
日本的“经营鬼才”田中道信曾说,危机来临时,企业利润下降、订单减少,经营者第一应该做的事是亲自出马走访客户,开展营销活动。通过这种方法找到以前没有发现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公司业绩就会发生戏剧性的逆转。没有倒闭的行业,只有倒闭的企业。和田中道信有过多次交往的陈晓丽,危机到来后开始充分运用这一理念。
当时,集团的订单大量减少,一直保持高速运转的员工一下显得手足无措。陈晓丽告诉大家,寻找新的市场,挖掘新的客户,为将来播下种子,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她组织企业参加一次次展会,大力进行宣传。因为危机比平常冷清了很多的会场上,技术领先、资金雄厚、服务到位的泰邦集团很快成为了焦点。平常不容易建立联系的客户,也在这时候向泰邦集团敞开了门。
此外,以陈晓丽为首的经营团队身先士卒,带领员工一家家拜访客户。繁荣时没时间接待他们的很多大企业也因为闲下来,开始仔细听取泰邦集团的企业和产品介绍,危机过后,很多企业首先就想到了泰邦集团。就这样积沙成塔,泰邦集团的市场份额在危机中和危机后一点点扩大,最终在船舶机舱设备行业拿下了世界第一的市场份额。
风暴来临时,船长必须凭借勇气和责任感,身先士卒开辟新航路,才能驶往更广阔的海域。这就是陈晓丽眼中危机时的市场开发。
企业管理以人为本
加强企业管理,是陈晓丽渡过危机的第三样“法宝”。在革新技术、开发市场的同时,陈晓丽开始向管理要效益。曾经在日本企业工作多年的陈晓丽觉得,日企的精细化管理会大大提高效率。因此,她决定开发出让集团各部门信息共享、联动的ERP系统。这一次泰邦集团还是自主研发。以前客户有订购意向时,需要一一清点零件然后计算制造时间,报价过程需要3天左右。系统完成后,报出价格和交货时间不到3分钟。这为危机时的企业经营节约了大量时间成本。
危机来临后,为节约公司成本、提高员工危机意识,陈晓丽做出一项重要决定:辞掉不是集团正式员工的8名保安,由集团员工轮流担任。以往,曾经在厂房工作的员工,一旦坐上保安的位子,才能够感觉到自己和企业息息相关,也加深了他们对危机的认识。
头条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