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13日14:18來源:北京國際在線字號:
摘要:歐洲部分孔子學院聯席會議7日至9日在意大利博洛尼亞召開,來自歐洲19個國家72所孔子學院和課堂的150多名中外代表參加了會議。 |
據北京國際在線報道,歐洲部分孔子學院聯席會議7日至9日在意大利博洛尼亞召開,來自歐洲19個國家72所孔子學院和課堂的150多名中外代表參加了會議。意大利前總理普羅迪、意大利教育部長瑪麗·卡洛扎、國家漢辦主任許琳、中國駐意大利大使丁偉等出席了大會開幕式。
許琳表示,意大利各所孔子學院在漢語教學方面所取得的成績在歐洲名列前茅。目前意大利有很多大、中、小學生都熱衷於學漢語,另外還有很多社會上不同階層和年齡的人也選擇學習漢語來提升自身的價值。許琳認為造成這種漢語熱現象的動因是中國的強大,她表示現在中國的經濟體量已經佔據世界第二位,未來沒有人能不和中國打交道:“由於現在中國和全世界經濟一體化,各種關系和合作越來越緊密,(意大利人)肯定需要和中國打交道,所以他們必須要了解中國語言和文化。(在這種背景之下)我們孔子學院就應運而生,從語言入手,通過語言教學來傳播中國文化,成為一個綜合文化交流平台,受到了全世界各國的歡迎,應該說正逢其時,我們應該更好的努力,把工作做好,最大限度的滿足全世界人民對學習漢語的要求”。
許琳指出,意大利是歐洲最早開展漢語研究和教學的國家,擁有良好的基礎,能夠在漢語教學和文化傳播方面發揮火車頭的作用。目前意大利漢語教學開展火熱,中國駐意大利使館教育處參贊張林逸介紹說:“意大利的十所孔子學院,十三家孔子課堂,以及數十個中小學漢語教學點,這些場所已經成為意大利學生和人民學習漢語和了解中國文化的重要平台。中意兩國在經濟、文化、教育各方面交流密切,迫切需要了解彼此文化並且能夠用對方語言進行交流的人才”。
羅馬大學孔子學院是意大利第一家孔子學院,是歐洲的第二家,從2006年成立到現在已經有七年的歷史。孔子學院的開設極大地促進了意大利人對漢語的認識和學習。羅馬大學孔子學院意方院長馬西尼教授認為,在很多方面,對語言的推廣同時達到了推廣文化的目的。“孔子學院扮演了兩個方面的角色,其一是讓不了解中國的人了解中國的語言,其二是通過孔子學院組織的活動學習到中國的文化”。
羅馬大學孔子學院的學生構成非常復雜,除了漢語專業和其它專業的學生之外,還有很多成年人和已經退休的老人,有准備去中國的商務人士還有外交人員,總之都是一些和中國有著直接關系的人,他們希望通過學習語言更好的了解這個國家。相對於自己學習漢語的那個年代,馬西尼教授說:“我35年前學習漢語的那個時候,整個意大利也就5-10個人學習漢語,現在這個情況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學習漢語的學生數量增加很多,有時數量真的非常龐大。比如說羅馬大學孔子學院每一個學年就能招生近300人,這個數字是非常驚人的。這些人中有很大一部分不是以漢語為主業,甚至很多人最后也不能流利的說漢語,但是通過語言的學習,他們會拉近和中國之間的距離,在將來和中國人一起工作的時候,他們聽中國人說話的時候不會感到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