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華僑在澳洲的奮斗史——砥礪百年融入主流【4】
2013年04月12日08:50來源:文匯報字號:
摘要:“第一個來到澳洲的中國人,抵達這片土地的具體時間已無從知曉。我們可以確定的是,作為英國殖民地的澳洲,在最早50年內已經有了中國移民。” |
悉尼 唐人街牌樓下埋藏著“時間囊”
久負盛名的悉尼唐人街自南向北,用腳丈量不過短短150余步。這條街從無到有,由衰到興,漫長的歷史在這裡積澱,細細研讀,每一步似乎都走得很沉重。
唐人街正對著“城市市場”(CityMarket)的南頭,豎立著一座綠瓦紅櫺、玲瓏標致的中國式牌樓,牌樓上的橫額寫著四個金燦燦的大字“四海一家”,內側橫匾是“澳中友善”。
曾筱龍先生受悉尼“網上唐人街”總裁唐國琳先生的邀請,來為我們講述悉尼唐人街的前世今生。他指著牌樓笑道:“這是上個世紀70年代,我和悉尼的老華僑們一起造的。”回顧歷史,曾筱龍頗有些“靜觀花開花落,笑看雲卷雲舒”的意味,悉尼唐人街的變遷從他口中娓娓道出。
華人推動改造德信街
悉尼最早的唐人街在岩石區,和市內的碼頭相連。后來,許多華人開始移向金寶街和貝爾街,因為這裡接近菜市場,方便居住和經商?種菜?養魚?從事手工制造業。而與之比鄰的德信街則成了倉儲運輸、搬運工歇腳的場所,久而久之匯集了不少人氣。
1920年,德信街成為華人活動的中心區域。“當時這裡大部分是貨倉,圍欄內多存儲著香蕉、番茄等水果蔬菜。零星的幾家餐館是工人們填飽肚子的場所,食物非常簡單,衛生狀況非常差。”曾筱龍說。
到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因為生意規模的擴大,菜市場搬遷至距離市中心較遠的物流中心。一時間,人聲鼎沸的德信街寂靜了下來,隻有空空的貨倉。但當地華人對這生活了近半個世紀的區域充滿感情,面對衰敗的景象,他們很是傷感,改造店鋪和街道的呼聲日益高漲。
那時,身為建筑師的曾筱龍想起了不遠處馬丁廣場的“蛻變”,自從馬丁廣場被改成步行街,原本臟亂的路面變得非常整潔,德信街是不是能借鑒?與當地政府磋商后,曾筱龍和老街坊們立下規定:德信街白天可以開車,晚上則變成名符其實的步行街,他們還在街口立了一個新牌樓的模型,實地考察效果。
“這一方案立即得到了眾多華人的支持和肯定,我們的勁頭更足了,當即下決心徹底改造路面、建立真牌樓。”曾筱龍說,華人們很快開始為唐人街的改造募捐。
為了充分展示中國元素,華人們決定在街面鋪設花崗岩,而牌樓的木材、油漆等都從中國進口。如此一來,花費著實不小。曾筱龍對當時的困難仍然記憶深刻:“華人的生意規模都不大,自發掏錢做這個工程並不容易。更難的是說服政府,因為下水道等地下設施都屬於市政建設,必須由政府出錢,而這方面的投入才是街道改造的重頭。”據粗略估算,唐人街的改造,華人團體每出1澳元,政府就要出9澳元。
於是,曾筱龍不僅要負責牌樓的設計,還要在政府與商鋪老板之間斡旋。他和幾個在此經商時間最久的雜貨店老板一起成立了“美化德信街委員會”,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給每一家商鋪做工作,並利用自己和“政府官員關系熟絡”的優勢,積極推動改造工程。
相關新聞
頭條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