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公報》2月19日發表文章,題為《釣島爭端或促中國對日外交官晉升》,作者馬浩亮,文章如下:
日本今日再度圍繞釣魚島問題掀起波瀾,計劃將釣魚島打包列入申遺范圍。這一伎倆並不高明,但選擇的時機卻耐人尋味。中國全國兩會召開在即,需要一個安定的政治環境。日本在此次挑起事端,實則是在蓄意給中國添堵、添亂。
釣魚島是中國新一屆領導人在外交領域面對的最棘手問題,也已經成為國際社會透析中國新領導層外交思路與外交風格的窗口。這個彈丸小島,既集中凸顯出中國在維護海權方面所面臨的復雜而嚴峻的挑戰,也是東亞地區首次出現中日兩強並立格局后的直接交鋒點,背后也布滿美國借重日本重返亞洲帶來的戰略陰影。釣魚島問題解決不好,將給南海諸島帶來消極骨牌效應,也將令中國深陷島鏈圍困。因而絕不容有失。
實施上,無論是習近平還是李克強都對此有清醒透徹的認識。接任總書記和軍委主席以來,習近平已經考察了陸、海、空、二炮等諸軍兵種。在首度外出視察南巡廣東時,就專門視察南海艦隊,並告誡官兵要牢記“能打仗、打勝仗是強軍之要,必須按照打仗的標准搞建設抓准備”。中國海軍艦艇編隊去年底在釣魚島附近海域進行了巡航,海監編隊維持了在釣魚島海域巡航的常態化。這些都表明,中國正在以實際行動展示了中國捍衛釣魚島的強硬姿態。
而李克強也一貫對海洋工作高度重視。在春節前夕他再度專程前往國家海洋局視察,並強調指出,中國要實現現代化,需要更加重視海洋戰略研究,保護好海洋生態環境,開發利用好海洋資源。
習近平與李克強在海洋問題上的表態,恰好形成了有機的互補,構成了新一屆領導層的海洋戰略,那就是軍民並舉,維護安全與加強開發並重,多策並舉,多管齊下。強勢經略海洋,必將在習李團隊的治國理政整體格局中佔有重要地位。中國建設海洋強國,不僅有利於開發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可持續發展,更是維護國家主權、實現大國崛起的必然。
在這種背景下,中國在釣魚島問題上對日本採取了強力反制措施,並且日益佔據戰略主動。日本此次申遺,也將與購島一樣,淪為鬧劇。但中國絕不可掉以輕心,必須對日本保持足夠的警惕,在國際舞台上爭取多做工作,避免被日本一再捷足先登,牽鼻子走。在下月召開的全國兩會上,將產生新一屆國務院領導和各部委負責人,據傳有對日工作經歷的外交官有望在外交部門扮演更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