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華人

華媒:中國式春節 紅包“減負”不易

2013年02月17日15:34    來源:中國新聞網    曾實    字號:

  2月11日,廣州長隆國際大馬戲一眾外籍演員入鄉隨俗,當“財神爺”為游客發祝福大紅包。中新社發 劉衛勇 攝

  中新網2月17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日前刊文說,小小的紅包在華人社會的關系之間有著微妙的含義。在中國式關系鏈條裡,想為紅包“減負”,被認為是不容易實現。不同關系之間往來的紅包數字,已大致約定俗成,如果不給或者少給,都會被人視為禮儀缺失。

  文章摘編如下:

  春節派紅包,是華人社會長久以來的傳統習俗,除普通百姓之間的禮尚往來之外,小小的紅包在社會的關系之間也有著微妙的含義。隨著近年來人情消費的水漲船高,紅包開支已成為一些民眾不小的經濟負擔,不過,在中國式關系鏈條裡,大多民眾也不敢輕易破壞這個規則,想為紅包“減負”,被認為是不容易實現。

  長輩給晚輩派壓歲錢,寓意平安度過一歲,而這俗稱紅包的壓歲錢“行情”的演變,反映出市民消費水平的高低,也反映出時代觀念的變遷。對於中國民眾來說,過去紅包的象征意義遠高於實質意義,但現在則大為不同。

  中國不同區域的紅包消費有著細微差別,不同人情圈子的紅包內涵也有所不同。在廣州IT企業任職的鐘瑛受訪時說,加上孝敬父母的紅包,她今年在紅包上的花費大約在8000元左右,相當於她一個月的工資。

  在鐘瑛所處的圈子裡,親朋往來的紅包額視彼此關系的緊密程度而定,每個紅包在50元到300元之間。另外,廣州企業裡有已婚人士派發紅包給未婚同事的習慣,每個紅包為10元或20元。在廣東打工的湖南人潘玉芳在這方面的消費要少一些,她用於親戚往來的紅包在20元到100元之間,今年過年,她准備在人情往來上花費1500元左右,這相當於她大半個月的工資。

  對不少家長來說,過年成本的上漲形成了一定壓力。今年春節前,《新聞晨報》與手機騰訊網聯合推出了網絡調查,結果顯示,約四成的網民過年要花掉自己三個月的薪水,當中最主要的花費用在孝敬父母和給小孩紅包等人情禮上,超過七成人表示,今年的過年花費會比去年高。

  由於過年的成本高漲,近年來出現了不少關於過年習俗的輿論反思,呼吁讓壓歲錢回到原有的象征意涵。中山大學民俗研究中心教授葉春生受訪時說,紅包作為中國人際交往的一種方式,在表達祝願的同時,應當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來決定。

  他指出,中國部分地區保留的舊有風俗便值得提倡,比如在廣東順德、南海一帶,民眾收到紅包打開看過之后,再原封不動地送還給對方,“這樣既相互表達了祝願,又不造成經濟負擔”。

  但在中國的“圈子文化”下,單方面為紅包“減負”無疑是一項風險。廣州的鐘瑛便表示,盡管她也認為紅包花費過高,但不同關系之間往來的紅包數字,已大致約定俗成,如果自己不給或者少給,都會被人視為禮儀缺失。

  對於中國春節紅包的形式,民俗研究專家葉春生指出,不同區域紅包的“含金量”有高有低,窮困地區的紅包可能只是一元錢,經濟發達的沿海一帶省市可能高至上千元,而在人情往來的過年紅包當中,具有半行賄性質的紅包也並不罕見。

  他說:“托人辦事,對方在平常日子不肯收禮,趁著過節期間,就給對方孩子一個比較大的紅包。”葉春生說,這種“一半人情一半賄賂”性質的紅包,收受雙方都要坦然得多,在過年期間很常見。

  不過,盡管以春節名義的公款吃請現象銳減,作為“台底下”的往來之一,在中央三令五申之下,紅包腐敗能否得到明顯遏制,一些人認為,這也和普通百姓的人情紅包一樣,很難實現“減負”。

  東莞一名台商稱,在商界與政界之間的交往中,收受紅包的現象相當普遍,他認為在新規下,未來的紅包來往方式可能會有所改變,比如以“喬遷”、“滿月”、“生日”等名義的公開宴請將有所收斂,相應的“禮金”當然有所減少。

  對於春節期間這一社會的“潛規則”,這名在東莞多年的台灣商人就認為,作為維系關系的重要紐帶,紅包或仍是不可或缺的角色,而在利益的推動下,“即便是有新規,但私底下的往來,還是很難說”。

分享到:

(責編:王棟)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