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芳共和國
西方國家逐步深入遠東后,華人的移民范圍也擴大了。1806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的代表在廣州招募了300多名華工,租用葡萄牙人的船隻將這些華工從澳門運到檳榔嶼,再換英國船分二批運到英屬特立尼達,第一批147人,第二批192人。這些華工抵達后,全部到甘蔗園勞動。從此華人進入拉丁美洲。1840年,第一招募的華工遠赴北美淘金和修筑鐵路,中國人開始登陸大批登陸北美。
在非洲,華人大規模移民非洲是隨著下南洋大潮而來的。當時一些西方殖民者在東南亞招募華人到非洲做工。據統計,在1700年~1910年間,共有14.2萬契約華工來到列強在非洲的殖民地,構成了早期華僑的重要部分。
華人在各個移居地從事採礦、筑路、種植及商貿活動,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華工修筑了貫穿美國的鐵路及泛太平洋鐵路。英國在東南亞的海峽殖民地總督瑞天咸承認,馬來半島的繁榮昌盛,“皆華僑所造成”。
1898年2月28日,南非約翰內斯堡的窮白人在要求政府讓華人在社區留下來的請願書上寫道:“我們有時僅有一個先令,在華人商店裡,我們可以買上例如3便士面包、3便士奶酪、3便士糖和3便士咖啡。對於我們這些窮人來說,這是很大的幫助。如果能讓華人生活在我們中間,我們這些窮人將把這看作是政府方面的很大讓步。”
但是華人在當地的政治生活中卻無所作為,他們是一群沉默的外來者。因此,在美國,國會於1882年通過了唯一針對華人的《排華法案》,限制華人進入北美。直至1965年的《入境移民與國籍服務法案》的通過,才取消了對華人移民的限制。它是在美國通過的第一部針對特定族群的移民法。清政府曾提出抗議。1924年和1930年又連續頒布新的移民規定,杜絕華工進入美國。對於這些歧視性待遇,華人根本沒法作出有份量的反應,隻能發揮在祖國培養出來的傳統應對策略——默默忍受,等待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