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華人社區家庭暴力案件頻發 受害者多選擇隱忍【2】
2013年05月10日13:29來源:中國新聞網字號:
摘要:據澳洲新快網報道,日前,在悉尼奧本市的華裔母女被殺,警方認定女婿付洪瑞(音譯)就是凶手,隨后付洪瑞的尸體在新州南部高地的火車軌道上被發現。 |
遭遇家暴緣何忍氣吞聲
華人社區中遭遇家庭暴力的華人婦女大多都選擇保持沉默,不到萬不得已,都鮮有站出來求助,這是為什麼呢?
華人服務社高級行政社工主任鄭家寶和澳洲亞裔女工互助會的Angela張向本報記者分析,一些人考慮到簽証問題,擔心一旦鬧翻了,丈夫不再進行擔保,她們將會被遣返回國。一些人考慮到孩子,覺得為了孩子不希望婚姻破裂,多大的苦都得扛下去,還有的是因為沒有收入來源,擔心一上法庭會失去撫養權。有的人則心存幻想,認為丈夫打人只是因為心情不好或者際遇不順,每次打過后丈夫都痛哭流涕表示下次不再犯,於是妻子心軟一次又一次原諒,再打,再哭求,再原諒,走入了死胡同。有的人考慮到面子或者經濟以及生存壓力的問題,隻能依賴丈夫。還有的人性格軟弱,曾嘗試離開但是遭遇更強程度的家暴於是放棄離開。有的人則是因為英語不通,沒有社交圈子,遭遇家暴不知何從尋求援助。
還有一些家庭暴力還涉及中國文化中較為禁忌的性虐待,華人婦女對此就更加難以啟齒。
華人服務社的社工介紹,這些女性很少會專門就家暴問題前來尋求幫助,都是朋友發現或者平時談話的時候才發現家暴的存在。
社工Angela張介紹,在她們所接觸的案件中,家暴大概佔的比例是20%,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屬於持配偶臨時簽証的華人新移民。而這些遭遇家暴的絕大多數都是女性,各個層次不同年齡的都有。發生家暴的情況也並不因家庭經濟條件而有所不同,高薪白領家庭一樣會出現這種情況。
遭遇家暴的男性也有,但是所佔的比例較少,一來是性別上天生體型上的差別,女性相對來說更容易遭受到攻擊﹔二來男性考慮到面子,更少向人傾訴或者向外尋求幫助,所以外界也較少獲知。
一份最新的研究顯示,澳洲每年大約出現6萬宗家庭暴力事件,而每周至少有一名女性被現任或前任伴侶殺害。家暴並不是個人私隱,而成為一種社會公害。
Angela張說,家庭內毆打,這事情發生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啞忍並不是解決方法。而專家也証實,家庭暴力的施暴者的人格特質或成長背景中可能一直存在與家暴有關的因素,所以一旦有一次突破忍耐極限,就可能成為習慣。因此,華人女性在遭遇家暴時,不能盲目地希望丈夫下次不再犯,而應當勇敢尋求救助。
Angela張表示,一些女性在選擇婚姻的時候,應該好好地了解打算托付終身的這一個人。尤其是一些跨國婚姻,不能僅僅通過數次見面或者幾封電郵就判斷一個人。
而新移民初到澳洲,也應做好思想准備,事實上,初到全新的環境,相對女性而言,男性面對的壓力更大,適應性更差,心理包袱更大,語言溝通能力也較差。這種情況下,夫婦雙方應該好好溝通,互相諒解。在矛盾激化之前就將其解決。而男性也要學會釋放排解自己的壓力,如果發現有心理上的問題應尋求幫助。心理健康不容忽視對於新移民,如果有家庭醫生的轉介,政府將提供免費的心理輔導服務。
而女性應該學會自強自立。華人服務社的社工介紹,如果在家庭中任何一方遭受家庭暴力的時候,應知道家庭暴力在澳洲是不應被容忍的。受害者應主動尋求外界的幫助,而非獨自忍受。應早日主動踏出一步,尋求社區或朋友的幫助,為自己的處境和生活做主。
相關新聞
頭條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