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華人

留守在大洋彼岸 探訪海外華人身后的“空巢”父母【2】

2013年04月19日10:13來源:中國新聞網字號:

摘要:據美國《僑報》報道,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的留學生和移民群體正在日漸龐大,留守在海岸線上的“空巢”老人群體引發關注。

  “美國有啥好的”

  一走進張玲的家就能看到滿牆的照片。“這張是閨女和姑爺,這張是外孫女……”張玲熱情地向記者介紹。

  幾年前,女兒一家遷到香港生活,並有了第二個孩子。女兒懷孕期間,張玲一直在香港照顧,后來也曾到女兒身邊生活。可老伴生病后,張玲不放心老伴一個人在家,就再也沒有去過香港。

  到不了孩子身邊,老人隻能在網上看一看孩子們的照片。“他們在網上弄了個什麼頁面,我在百度裡一點就能看見。”張玲倒騰了半天,照片還是沒能顯現在電腦屏幕上。除了上網看,她還把孩子們的照片沖洗出來放在相冊裡,“我和老伴睡覺前都要翻一翻。”

  看著美國親家制作的相冊集,張玲一頁一頁地翻著,為記者講述孩子們的生活:“這是大外孫女和她姑姑在玩拼圖,比我上次見她長大了不少……你看小東西的這表情多好玩……”“小東西”是老人對小外孫的愛稱,生長在香港,老兩口很少能見到他們心愛的“小東西”。“他一句中國話都不會說,外孫女說話也像美國人了。”張玲多少還是有些無奈。

  即使沒有家庭的牽絆,許多像張玲一樣的空巢老人也還是不願意出國生活。今年77歲的李黎就是其中一個。

  2007年,她曾去美國與兒子一家小聚。“50多個州我去了30多個,紐約、芝加哥,還有跟加拿大交界的那個什麼瀑布,都是我兒子開車帶我去的。”談起兒子,老人不無自豪,可要說對美國的印象,李黎卻一句贊揚也沒有:“美國有啥好的,我覺得跟咱們這比不了。”用她的話說,“到那人都傻了,也沒人跟你說話,什麼也不會做。”

  語言、文化是阻礙這種老人與孩子團聚的主要因素,東西方、兩代人之間生活習慣的差別也非常難以調和。張詠夏今年已經92歲高齡,大約10年前她也曾到加拿大和兒子一起生活,可隻住了一年她就堅決選擇回國。“那邊悶得很,我趴在窗戶上往外看,一刻鐘就過去一輛車。”談起那裡的生活,令老人印象最深刻的竟是這樣一幅場景。

  無法與外人交流,和子女相處也很並不輕鬆。“在那的時候我淨忙著跟兒子吵架。新買的地毯,我不讓扔上面的塑料紙,他非要扔。”在兒子家裡,張詠夏時常洗完、料理花草,盡可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可她從不做飯,因為“我做的中國菜,孫女看都不看一眼。” 現在回想起來,老人苦澀地笑笑。

分享到:0(責編: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