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加坡老店“錦泰餅家”通過純手工制作的糕餅保留與弘揚中華傳統,獲得新加坡國家文物局的肯定拍攝紀錄片。 |
父親10年前去世后,林廣進(右)接手管理錦泰餅家,母親洪秀玉(左)則協助兒子招呼老顧客。(曾道明 攝)
海外網1月21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新加坡老店“錦泰餅家”通過純手工制作的糕餅保留與弘揚中華傳統,獲得新加坡國家文物局的肯定拍攝紀錄片。紀錄片將於2月1日在新加坡文物局網站與視頻網站YouTube同步播映。
錦泰餅家創立於1964年,有49年歷史。創辦人是林木財夫婦與他的弟妹。當初成立時沒有工廠和店面,甘榜的住家就是生產基地,全家人齊心協力從事烘焙,做好的糕餅都送到巴剎售賣。生意上了軌道后,林木財租下三巴旺路423號的底層店屋,前半部做門市,后半部當廠房,手工制作潮州、福建、廣東與海南人的結婚喜餅和各類傳統糕點如豆沙餅和龍須糖等,業務蒸蒸日上。
2003年林木財去世,他的長子林廣進(38歲)接手管理錦泰餅家。當時,來自西式面包店的強大競爭導致傳統糕餅業日漸衰敗,錦泰餅家也不能幸免,營業額每況愈下。
“引誘”年輕顧客進入傳統糕餅世界
林廣進受訪時說:“傳統糕餅業的鼎盛期是在二三十年前,那時成本低,利潤高,但目前原材料價格、租金和水電費漲了好幾倍,又很難吸引新顧客,很多傳統糕餅店因此倒閉,剩下的也都在掙扎求存。”
為突破困境,林廣進採取與眾不同的策略,在堅守總店傳統糕餅業務的同時,也在全島連續開設四家分店售賣西式糕點和面包,爭取年輕顧客上門,然后“引誘”他們進入傳統糕餅的世界。
他說:“這一策略十分有效,不少年輕情侶原本對傳統糕餅和婚禮習俗一竅不通,卻在舉行華人婚禮時特地到總店購買喜餅饋贈親友,還向朋友推薦,形成口碑。”
錦泰餅家的三巴旺路總店至今仍堅持以手工制作糕餅,30名員工中有不少是草創時期的功臣,包括林廣進的三叔林木順(60歲)和姑姑林碧鳳(52歲),全都是積累數十年豐富經驗的老師傅。
為迎合年輕顧客的口味,林廣進在包裝上煞費苦心。“我們用精美時尚的禮盒包裝喜餅,考慮到現代家庭人少,每盒分量雖不多但絕對符合傳統要求,例如潮州傳統喜餅‘五色糖’,裡頭的豆沙餅、明糖、豆潤、豆貢和老媽糕一應俱全。”
除了包裝,林廣進也重視服務素質。他說:”我們不隻賣喜餅,也教導年輕顧客喜餅背后的傳統寓意及相關婚禮習俗。顧客也可通過網站下訂單,超過250元可免費送上門。此外,我們還免費借給顧客藤制結婚禮籃,讓他們的華人婚禮儀式更有傳統味道。”
林廣進十分在乎喜餅的“正確用法”。他說:“目前有很多糕餅店打著傳統旗號,隨意售賣潮州大烙餅給新郎新娘饋贈親友。事實上,大烙餅俗稱‘女婿餅’,隻能由潮州新娘的家人買來送給新郎,答謝他的聘禮,新郎是不能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