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躍和陳瑩,在中美新三地攜手走過36年。(曾道明 攝)
中新網11月25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代表新加坡最高科學榮譽的“總統科學與科技獎”上個月頒獎。四名獲獎科學家中,有兩名新移民——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微電子研究院院長況頂立教授及分子和細胞生物學研究院科研主任王躍教授。
從感謝太太說起
本屆總統科學獎得主王躍教授(54歲),在上個月的獎項記者會上拋出這麼一句話:“感謝太太多年的付出,她畢業自中國最好的法學院,為了我放棄原本的事業。沒有她的犧牲,我也不會獲獎。”
1989年7月,原籍中國的王躍和妻子陳瑩帶著3歲多的大女兒從美國抵達新加坡,從此以這裡為家。期間,王躍的研究事業一帆風順。除了找出真菌如何感染人體的途徑,開拓新的研究領域,也為本地真菌研究帶來商機及知名度。小女兒1990年於本地出生,一家人不久后就成了公民。
兩名女兒在這裡成長,26歲的大女兒留學美國並在那裡工作,21歲的小女兒則在澳大利亞留學。英語流利的陳瑩除了擁有中國法學學位,還是美國和中國工商管理碩士,目前是南洋理工大學孔子學院講師。
走入夫妻倆靠海的公寓,家裡整理得有條不紊,帶著一份淡淡的寧靜和悠閑。陳瑩優雅開朗,為客人端茶送水,何來轟轟烈烈的付出和犧牲?但隻要再接近他們一點,就會發現,他們看似平坦的人生其實充滿崎嶇,走過的道路有多艱辛隻有當事人自己才知道。
北京的相遇
王躍和陳瑩的故事,要從1976年北京電影洗印廠說起。那一年,17歲的王躍高中畢業后被分配到電影洗印廠負責檢查電影,認識了同樣分到那裡工作的陳瑩。
自學成才的王躍英文好,能歌善舞的陳瑩則修過法文,兩人喜歡交換讀書心得,志趣相投,很快走在一起。
王躍的父母都是大學生物系教授,文革時期被下放到農村,兩三年才能回家一次。年幼的王躍由祖母撫養長大,小時候各類書籍短缺,愛讀父母留下的生物課本。父親雖不在身邊,卻叮囑他一定要學好英文,因為外國的科學發達,英文是主要溝通媒介。
陳瑩的曾祖父是清末民初思想家、留美博士和孔教院創辦者陳煥章﹔舅祖父則是著名書法家兼收藏家陶北溟,好強的陳瑩自小學習成績優異。
恢復高考后考入大學
他們倆工作的電影洗印廠常播放外國電影,一邊看一邊學習語言。期間兩人還一起經歷過7.8級的唐山大地震。就這樣,兩年看電影和自修的時光一晃而過。隨著文革結束,中國恢復了高考制度。
1977年冬天,兩人隨570萬余名中國考生,走進關閉了10多年的高考考場,爭取全中國27萬3000個大學新生的名額。王躍原本想當醫生,但體檢不過關,改進北京師范學院生物系,但能上大學依然讓他很高興。陳瑩原本報考法語系,但口語沒過關,隔年考入中國法學最高學府中國政法大學。
兩人雖不同校但同住北京,隨時能見面。真正的考驗在王躍考入北京大學生物研究系后才出現。
美國與北京的兩地生活
1981年初,美國華裔生物學家吳瑞得知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李政道啟動了中美聯合招收物理研究生項目(CUSPEA),幫助中國物理系學生到美國攻讀博士學位。吳瑞與李政道聯系,希望幫助生物化學系學生也能到美國學習,這獲得李政道和中國政府的支持,促成中美生物化學聯合招生項目(CUSBEA)的誕生。
CUSBEA運作八年,在中國名牌大學招考,輸送了400多名頂尖中國學生留美,畢業生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而王躍就是該計劃的第一屆學生,順利通過重重考試后暫別女友,在1982年前往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直到1984年他回中國探親之前,兩人分隔異地近兩年,卻沒動搖過他們的感情。王躍笑說:“因為那時候的人比較簡單。”
陳瑩那時已畢業,在北京對外經濟律師事務所擔任律師,專門負責對外經濟案件。負責的第一個案件是有關英國巴克萊銀行投資中國。當時,中國的法律人才短缺,她不過20多歲,月薪等於普通員工的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