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实现全线贯通

2017-07-07 15:35:11来源:南方日报
字号:

     ■走向世界

     世界交通“工具箱”有了中国标准

     港珠澳大桥的混凝土工厂,会配置一个制冰机,在拌制混凝土时,向里面加冰以实现降温,使大桥所用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在28℃以内,满足耐久性指标的要求。“我们与港澳合作首创了混凝土认证制度,港珠澳大桥的每一立方混凝土,每一粒砂石都能溯源,都有标准。”港珠澳大桥管理局行政总监韦东庆说。

     在港珠澳大桥这个创新“试验场”上,中国桥梁建设者们创造了许多创新,也形成了众多技术标准,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中国梳理出一套不断完善的《港珠澳大桥专用技术标准体系》,这将为以后的跨海集群工程建设确立起世界认可的中国标准。”苏权科说。这套标准体系,涵盖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钢桥面铺装施工、跨境隧—岛—桥集群工程综合节能减排技术、沉管隧道结构抗灾等多个领域,为港珠澳大桥120年的使用寿命提供支撑。

     如今,港珠澳大桥形成的部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已作为“中国标准”逐步走向国际,被其他国家认可和采纳。

     “港珠澳大桥建设中使用的无线声呐深水测控系统,对防地震具有很好的效果,今后这一系统在国际深水施工领域都具有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常驻港珠澳大桥施工一线的日本三清公司技术专家冲山桢雄说。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最终接头焊接合龙。

     沉管的“半刚性”结构同样走在世界前列——大桥沉管隧道最大埋深40多米,这样的埋深在世界上前所未有,传统的刚性或柔性结构都无法满足这个埋深要求。在经历了200多个备受煎熬的日子后,“半刚性”的结构终于在大桥建设中付诸实践,“这让沉管之间像关节一样能活动,又不至于幅度太大,解决深埋沉管的结构问题。”林鸣回忆。

     从此,在世界沉管结构的工具箱中,除了已有的“刚性”“柔性”外,增加了来自中国的“半刚性”新成员。

 最终接头吊装试验在进行中。南方网全媒体记者王荣摄

     “中国工程师们将这个方法提上了另一个台阶,实现了真正的创新!”世界顶级隧道专家、荷兰隧道工程咨询公司TEC执行总裁汉斯·德维特说。就在上个月,世界交运大会发起成立“一带一路”交通联盟倡议,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成立了世界交通联盟,港珠澳大桥的系列标准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许多‘一带一路’沿线的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建立起桥梁建设的标准,而港珠澳大桥标准有望成为整个联盟的建设标准,推动中国桥梁建设进一步走向世界。”柴瑞说。

     这项超级工程,令国际专家为之惊叹。曾参与过厄勒海峡、博斯普鲁斯以及釜山海底隧道施工的日本技术顾问花田幸生说:“港珠澳大桥的很多技术创新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值得称赞!”

责编:关皓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