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海外网>>华人>> 正文

10年中国女囚猛增 入狱者多为家暴受害方(图)

2015-06-29 14:18:17|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近10年来,中国女囚猛增,这增长速度之快让人瞠目结舌,然后细究其内在原委,入狱女囚多与家庭暴力相关。

中国女囚猛增

长期遭殴打,妻子勒死丈夫

婚姻与家庭,本应该是一个正常人最渴望的温暖港湾。而对于中国的不少家庭而言,男性因为在职场或者社会上受到欺负或不如意,就迁怒于妻子,让妻子长年累月忍受皮肉之苦的家庭屡见不鲜。这样的家庭就是导致社会问题频出的根源所在。

前不久,济宁的董女士就因不堪忍受丈夫长期家暴,抢过丈夫手中的电源线将他勒死,董某因此被判7年。

董女士的丈夫杨某长期酗酒,酒后经常殴打妻子董某。去年10月,夫妻两人因为琐事发生争执,在争执过程中,董某抢过丈夫手中的电源线,将杨某勒死。当时董某想自杀,但看到年幼的儿子,放弃了轻生的念头。事后,董某所在的街道、亲属联名向法院为董某求情,董某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有期徒刑7年。

法官认为,本案暴露出两方面的社会矛盾,一方面妇女受到家庭暴力后得不到及时的法律援助;另一方面受害妇女为保护自己采取不当措施,受到法律的惩罚。

济宁市妇联权益部工作人员小王说,济宁市每年接待前来救助的受虐妇女约200-300个,妇联每周不定期地提供免费法律援助和心理咨询,但大多数人只是到妇联来倾诉,有个别要求的工作人员会到当事人家中调解,但调解的作用并不大。

小王说,前来求助的女性即便是伤痕累累也难作出果断的决定。“一位女士长期忍受丈夫殴打,直到孩子结婚了,她才离婚。”小王说,很多受虐妇女认为离婚是一件极不光彩的事情。

施暴者多有心理疾病 得病就得治病

“受虐者的心理往往是矛盾的,一方面对婚姻还抱有希望,另一方面又顾忌家庭成员,只能忍受。”山东省安康医院精神科主治医生李大夫认为受虐者的长期隐忍和个人本性有关,也是导致家暴不断的原因。

很多施暴者患有极度妄想、狂躁症,酒后施暴也是精神疾病的一种表现,多数施暴者的父母有暴力行为。暴力行为有外界干预时只会暂时收敛,但不会彻底改变。“如果施暴者严重伤害到家人,可以到医院做一些行为矫正和心理辅导的治疗。”

济宁学院多年从事社会学研究的汤焕磊副教授认为,收入低、文化低的家庭更容易发生家暴。社会、经济独立的女性受虐比例很少。

“很多受虐者顾忌孩子,选择隐忍,其实这样做只能给孩子起到反面教材的作用。让他从小就形成一种打妻子正常的观念,延续了家暴的遗传。家暴中的灰色记忆会一直影响到他的青年时代。”汤教授说:“家暴出现后,就应该立即在感情和理智上作出抉择,要么离婚要么分开生活。”

“冷暴力作为暴力的一种更多发生在家庭中,冷战是一种变相的暴力,更应该引起注意。”汤教授认为,冷暴力更具有普遍性。

得病就得治病!不管是身体上的疾病还是心理的疾病都应该积极应对,不能任意放置不管、不问。若是不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只能够成为引发社会问题的导火索。



(责编:李峥)

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女囚,中国

聚合阅读

猜你喜欢

一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