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05 10:56:26|来源:人民日报|字号:
增长合理稳健,中国政府有能力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丁一凡:中国经济要保持中高速增长,还需克服一些障碍,发挥更大创造性。有利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是中国劳动力整体素质在提升,毕业大学生将成为创新的主体,他们的知识结构更全面;二是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还有许多发展空间,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仍待开发;三是中国正在迈向更高级阶段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这一进程还会大大提升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更好增长;四是中国庞大的消费群体正在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内部市场在经济增长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未来挑战首先是人口红利即将消失,劳动力供给与提升劳动生产率之间的赛跑必须向后者倾斜,否则会使增长下降。其次企业必须减少债务,减少债务杠杆,特别是外债水平。再次,要注意到外部冲击可能影响中国的出口与债务结构,未来世界各大经济体之间货币政策的差异会导致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可能面临两难选择。
孙杰:在面临经济结构转型的同时,中国还必须承受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外部环境压力。人口红利逐渐减少直至消失、产能过剩和投资收益率下降、随着国内生产要素价格的提高,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逐渐受到侵蚀。同时,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难度等也都可能造成经济增长的趋势性下降。危机后骤然上升的企业财务杠杆、沉重的地方政府债压力和在美国退出量宽后的资本外流预期还可能给中国经济的稳定带来新的风险。
人口红利,杠杆化,KD,中国GDP,经济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