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滚动

海外网>>华人>> 正文

新常态下,中国对全球经济贡献不减

2015-02-05 10:56:26|来源:人民日报|字号:

  结构改革更像基因重组,而不仅仅是增加“块头”或“肌肉”

  刘利刚:去年中国全年经济表现主要归功于服务业的迅猛发展。2013年以来,GDP和工业增加值增长趋势的不一致性逐渐扩大,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开始明显超过制造业。由服务业带动的经济结构调整,使得中国的经济增长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持续超过市场预期。

  丁一凡: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果,第三产业比重的提升只是反应之一,再来看看其他数据: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超过GDP增长率,而更可喜的是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超过城镇水平;新增就业数量没有受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影响,2014年新增就业1322万,绝对数量超过世界上任何国家。

  柯成兴:2014年中国GDP几乎一半来自服务业。同时,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超过一半。这些数据表明,中国国民收入统计结果符合经济增长的变化轨迹,这一轨迹即过去由粗放农业、低附加值制造业和大规模基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转变为更加现代化的增长模式。在现代增长模式下,中国广大普通民众将享有更高附加值的服务和更广阔的消费空间。

  历史表明,发生在相对比较短的几十年时间里的高效率改革,并不能有效地帮助民众摆脱贫穷,实现致富,然而中国在这两个方面都做得非常好,让世界刮目相看。中国结构性改革更像是一种基因重组,而不仅仅是增加“块头”或“肌肉”。在中国广大地区,更需要的可能是健康服务、环境保护、基础教育、基础性政府公共服务等。增加这些内容在GDP中的比重,能更好地改善民众生活,也有利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地增长。消费支出占GDP比重增加当然是件好事,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仍然需要基础设施投资,工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因此,中国需要更多的投资,而不是更少。

(责编:程瑶)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人口红利,杠杆化,KD,中国GDP,经济放缓

评论资讯台湾香港文史地方华商

新闻热图>

最新热点>

马云与工商总局握手言和 原因何在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图片精选>

视频>

论坛热点>

新闻推荐>

盘点:落马的61名省部级以上官员(组图)

外国政要赠送中国领导人的名枪(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