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8 11:08:30|来源:中国网|字号:
《亚洲日报》关于魏鹏飞赠送中泰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主席蔡义批作品的报道。
艺无止境,探索可贵
象形书法,古已有之。这门艺术不是哗众取宠,更不是旁门左道。
所谓象形,最为通俗的解释,就是直接描摹这个字所要表达的自然形态,将其外形浓缩或抽象出其最简单的形体符号。
卫铄的《笔阵图》可谓是我国书法用笔最早的象形学说,单就其形象的象征就值得后人借鉴和取法。后来苏轼的“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能成书”理论的提出,便以人的精神面貌为其象征基础了。即使现在我们的汉字已趋于高度的符号化,集抽象和意象于一炉,仍脱不开其象形的迹象。如甲骨文的图形符号,它兼容了汉字和图画的特点;隶书的蚕头燕尾;楷书的提肩裁刀;草书的龙飞凤舞,都有其严格的定式,然而它们的象形意识虽然淡薄了,但是它们创造时仍离不开象形的依托关系。
魏鹏飞认为,“象形”是中国汉字构造的一种主要方法,它作为具体事物运动的初级抽象,具有指事、形声、会意等基本功能。众所周知,汉字是中国书法的酵母,书法是汉字的最高表现形式。随着汉字字体的发展和演变,汉字的象形性与具象性亦随之淡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书法的表现形式中依然保存着汉字象形性的一面,其自觉意义是永远不会消失的。
魏鹏飞说: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发展,电脑、手机等产品代替了纸和笔的书写功能,人们对提笔书写也越来越感到陌生了,所以在传承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和文字的基础上,进行象形书法的探索研究和创新发展,让人们重新热爱中国文字的书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
如此说来,魏鹏飞的努力与探索是有价值的。
需要指出的是,魏鹏飞们的尝试与探索,并不是想当然,也没有离经叛道,而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象形书法这门古老的中华文化艺术,追本溯源,弘扬光大。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探索精神,弘扬中华文化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
当然,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就可以穷其奥妙的。魏鹏飞们的象形书法也绝非十全十美,无可挑剔。相反,魏鹏飞们的象形书法也还有许多需要改进、提升、完善的地方,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艺术没有止境,探索未有穷期,我们肯定的是这种探索精神,鼓励的也是这种可贵的追求。如此而已。
【作者陈焱,原新华社记者、现为著名艺评人、策展人。】
![]() |
不朽 传承 可贵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