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2013年09月04日12:03|来源:中国吉林网|字号:
当郭琪拿到长春市一家公司的Offer时,待业一年的他心里并不觉得激动。2012年5月,他从海外留学回国,本打算在北京这类的大都市一展拳脚,却意外地待业一年。无奈之下,他不得不把自己的视线从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移到其他的城市。
“现在的形势就这样,‘海归’不值钱了,工作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好解决。”郭琪摊着双手,像电影中的外国人那样无奈地耸了下肩膀,表示自己的无奈心情。
高校进不去 企业待遇低
中国吉林网4日报道,2012年5月份,郭琪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新闻学硕士毕业,回国之后,本想在北京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却遭遇意想不到的尴尬境遇。“高校进不去,社会上的公司给出的待遇又太低。”
其实,在郭琪的圈子里,有同样遭遇的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并不在少数。“出国留趟学,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投资。”面对回国之后4000元左右的薪酬,他们开始不断回味,进行这几年的出国成本和效益的对比,一些人开始思考,“这值吗?”
记者了解到,在人才就业市场上,对“海归”这种高素质的人才,依旧表现出求“才”若渴的局面。长春市一家“211”大学的招聘中,明确地将“具有海外留学背景”作为优先条件,而该校的物理学院更是将招生名额的80%留给了海外归国人员。而浙江一家民营企业,也不惜开出年薪20万元的高薪酬,来吸引“海归”人士。而在云南、西藏、广西等地区,一些招聘单位除高额薪酬之外,甚至承诺提供家庭住房。
一方面,人才市场求才若渴,对“海归”人士另眼相看;而另一方面,众“海归”却愁眉不展,在尴尬的境遇中无奈地成为“海待”,这中间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原因呢?
(责编:王栋)
留学,海外网,华人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