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05日08:43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字号:
| 摘要:与高层次海归在国内的“受宠”相比,普通海归头上的光环却不再亮眼。随着“精英”标签的失落,海归整体的“去精英化”趋势已愈发明显。 |
杜雯倩 杭 舟 邱一绘
近年来,就业难、薪资低、婚恋难成为海归报道的关键词。与高层次海归在国内的“受宠”相比,普通海归头上的光环却不再亮眼。随着“精英”标签的失落,海归整体的“去精英化”趋势已愈发明显。
从精英到平民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留学方式以公派出国为主,大多为单位的骨干或学习成绩优异、能获得国外高校奖学金者。“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海归几乎是知识精英的代名词。21世纪初,很多用人单位都将海归视为双语人才和跨文化交际的人才,不少外资企业利用海归双元文化的特点,将其派回中国分支机构担任要职。”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说。
近年来,海归数量激增,“洋证书”的分量却在减轻,他们也从早年备受宠爱的“高精尖”跌入了平凡时代,而社会对待这一群体的态度也日趋理性。“虽然不少海归仍属高端,但整体而言,现在的海归从能力和学识根本无法与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海归相提并论。”在新加坡工作的中国留学生煜青说。海归小何也感慨“海归已离精英越来越远,逐步走向大众。”
![]() |
叫你毁三观的冷知识!
日本方形西瓜受俄追捧
另类婚纱照你见过吗?
80年代小学语文课本插图 泛黄的童年记忆
马德里地铁高峰期播放视频 为中餐馆正名
旅英华人叶焕荣:浅谈从洗碗工到华人首富
华媒:齐默尔曼案揭种族分歧伤疤
加拿大阿省推中文网吸引中国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