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27日13:47来源:中国新闻网字号:
产业报国 心系家乡
“湖南生物资源多样,湖南人敢为人先。”除了家乡情结,这是段燕文选择回乡创业的另一个原因。
回乡后,从2007年开始,段燕文连续多年在长沙组织“化学生物学与创新药物中美圆桌会议”,并组建“组合生物合成与天然产物医药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将国外医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和趋势,介绍给湖南乃至中国医学领域人员,推动了湖南医学产业的创新。
此外,段燕文主持完成了国家创新基金、湖南省重点计划20余个科研项目。其与团队研发的系列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均被列为国家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示范工程。
然而,段燕文并未沉溺于成功带来的喜悦。看到成绩的同时,他颇为担忧湖南医药产业发展现状。“规模小,产品创新周期短,是湖南医药的瓶颈。”段燕文表示,生物医药产业属于“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长周期”的行业,为此,要想走得更远、更快,湖南需要大量培育、积累人才和技术,让其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勇于创新。
多年来,照在段燕文头上的光环始终不断。无论是国家首批“千人计划”专家,还是海外高科技专业人士优秀代表,段燕文对家乡长沙的感情一直未泯
“湖南的思想观念有很大进步,对战略性新型产业和海外人才,以及民营企业的认知度较之前更高了,是一个有竞争力的省份。”这是段燕文眼中湖南的变化。
时下,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侨胞选择来湖南投资兴业?段燕文说,这是因为湖南的环境进一步优越,政府对“侨”扶持力度加强。
目前,侨资企业数量占来湘投资外企的70%。针对侨资企业的发展,段燕文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老侨创办的企业主要以传统产业为主,新侨则是高新技术产业,要以针对性举措,在其发展过程中加以扶持,充分维护其合法权益,助其做大做强。”
如何让侨界资源成为湖南发展的一支突起军?段燕文说,湖南不是侨务资源大省,可变为侨务资源利用大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志在云中行,脚在泥中走。”这是段燕文的座右铭。“我的最终目是打造中国人自己原创的、有自主知识产权、能迈向国际市场的一个创新大药,走中国新药创造的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新路。”(记者 唐小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