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海外网>>华人

印尼归侨郑木梅:甘做“一块砖” 哪里需要哪里搬

2013年06月18日10:31来源:中国新闻网字号:

摘要:当过老师、操作过卷扬机、当过钢筋工……每一次工作的调动,印尼归侨郑木梅从来没有说半个“不”字,她总是在第一时间报到履职,让自己在极短的时间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中新网(郑州)6月18日电 当过老师、操作过卷扬机、当过钢筋工……每一次工作的调动,印尼归侨郑木梅从来没有说半个“不”字,她总是在第一时间报到履职,让自己在极短的时间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日前,郑木梅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我就是国家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只要国家需要我,我都愿意去尝试,退休前是这样,退休后还是这样。”

  据郑木梅介绍,新中国成立不久,一切百废待兴,国家号召国外的有志之士回国建设新中国。当时,回来的还有一大批的海外人士。1953年,年仅4岁的她跟随父母从印尼邦加岛漂洋过海来到了河南巩县(今巩义),父亲被分配到了当地的一个建材厂,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她父亲是一个非常正直、严于利己的人,她从小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严格要求自己。毕业后积极服从国家安排,当过老师、操作过卷扬机、当过钢筋工……“回顾以前走过的路,曲折或坎坷,至今回忆起来,似乎仍然能听到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机器的轰隆声……一切是那么亲切而熟悉。”郑木梅告诉笔者。

  初中毕业后,郑木梅在开封就读于一所师范学校,毕业后就分配到了商丘健康路小学,当时学校只有几排平房,学生也很少。后来,得知同学们分配的工作比自己好后,她也并没有羡慕他们,她认为既然来到了这里,就一定要尽到当老师的责任。郑木梅告诉笔者,当地的人们并不太重视教育,所以作为老师要经常下基层给家长做思想工作,路途中还会经常看到大部分孩子都在外面捡树叶,或者是路上玩耍。看到这种现象后,郑木梅发誓一定要说服他们的家长,让这些孩子们接受教育。但是想要说服这些家长让孩子上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时候来来回回要跑好多路,不知道磨破了多少双鞋,脚上磨出多少水泡。但是在郑木梅看来,能说服更多的家庭让孩子上学再辛苦都是值得的。

  学校的生活是快乐的,也是短暂的。为了响应国家“深挖洞广积粮”的号召,她回到巩县(今巩义)建材厂接受再教育。拧螺丝,操作卷扬机、绑钢筋也就成为了工作中的一部分。郑木梅指着手上的茧子说:“回想起在工厂的那些日子,也是最难熬的日子,由于手套比较大,干起活来不方便,也非常慢,有时候必须摘掉手套才能完成,所以手掌和手指上磨了好多水泡,水泡破了之后,钻心的疼,第二天还要在烈日下接着干活。后来时间长了,手上也起满了茧子。工作过程中很苦很累,在工人师傅们帮助下和自己的努力下,车间的生活由枯燥无味逐渐变得有意义起来,让我觉得当时的生活非常充实、非常快乐。”

分享到:

(责编:邢若宸、王栋)

相关新闻 >

美图精选 >

国内国际台湾华人视频论坛

评论 >

图片 >

视频 >

国际 >

国内 >

娱乐 >

港澳台 >

文史 >

华人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