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18日10:31来源:中国新闻网字号:
摘要:当过老师、操作过卷扬机、当过钢筋工……每一次工作的调动,印尼归侨郑木梅从来没有说半个“不”字,她总是在第一时间报到履职,让自己在极短的时间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
后来,厂里有关领导在查看档案的时候,看到郑木梅学的是师范,又有当老师的经历,所以就极力推荐她当老师。就这样,1971年郑木梅又重新回到了讲台上,家里人也为此非常高兴。谁知道,在这里一干就是十年,直到1979年当上了学校副校长。
再到后来,郑木梅被调到开封统计局工作做统计工作。不久,因为是知识分子,又是归侨,1983年就调到开封地区侨联从事侨务工作。由于工作突出,先后被调到郑州市侨联、市侨办工作,工作中,她认真学习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参与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培训班的筹办工作。她清楚的记得,每年假节日都要到归侨侨眷家里走访慰问,此外,每年还经常深入基层了解归侨侨眷的家庭情况,谁家比较困难,谁家存在什么问题,只要是能说出归侨侨眷的名字,郑木梅就能立刻说出他们的信息和家庭住址,在当时还被人们称为郑州的“活地图”。
“当时,国家让我们下乡我们就下乡,让我们接受再教育我们就去接受再教育,给我们调动工作,我们就第一时间去报道履职。其实,像我这样的人还有很多,我就是普普通通的一个人,国家需要我们去做这些工作,既然我在这个岗位上,就要把工作做好。光阴如梭,转眼间我已经退休11年了,如果国家需要,我仍愿做国家‘一块砖’,并随时等待着国家的调遣。”郑木梅笑着告诉笔者。(王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