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09日15:01来源:中国新闻网字号:
中新网6月9日电 据英国《华闻周刊》报道,1991年,Jason冒着海湾战争的枪林弹雨赴迪拜,又辗转来到英国。在英国餐饮业打拼的二十年,Jason在吧台做过服务生,在星级酒店做过大堂经理,边打工边上学,自己赚了八年学费。在伦敦五星级酒店里,受到上司歧视和欺压,Jason没有退缩,咬咬牙坚持,终于成为伦敦五星级酒店里第一个既做过市场又做过管理的华人经理。
Jason的英语基础不是很好,他小学时学的是俄语,到了初三才开始接触英文。为了让Jason跟上进度,父亲专门给他请了英文老师补习,虽然有兴趣,但是成效并不大。“有人给我一个建议去读英语900句,结果我就从第一句背到最后一句,背完了之后却不会用。”
上世纪70年代,Jason出生在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他是家里的独生子,做化学老师的父亲给他取了个名字:李建勋,父亲希望他“不光为自己建立功勋,也为国家建立功勋”。
19岁的Jason从上海一家中专的机械设备管理专业毕业,被分配到一家工业缝纫机厂,从底层工人做起。由于没有后台,一年后,他也没有转成技术工人。
离开了工厂后,Jason来到上海的亚洲旅行社做前台,大半年的时间里,他接触到从欧美、香港、台湾来的形形色色的游客,“我最喜欢听他们讲怎样在国外闯荡的故事,怎样吃苦,怎样自立,从那时起,我就萌生了出国的念头。”
Jason义无反顾地登上了上海到北京的飞机,又从北京辗转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又飞到卡拉奇,坐上最后一班去迪拜的飞机。
90年代初,申请到国外留学名额有限,Jason打算先申请到阿联酋的旅游签证,在当地找工作,再以这里为跳板,申请到其他地方留学。正当Jason信心满怀地准备踏上飞往迪拜的飞机时,海湾战争爆发了。“别人都往外跑,希望跑得越远越好,而我却往火坑里跳。”
由于海湾战争的波及,很多人都跑到阿联酋避难,迪拜的酒店挤满了从科威特等其他海湾国家来的客人。但是酒店的员工都跑了,酒店大量缺人,Jason决定试一试。
为了在三个月的旅游签证有效期内找到一份工作,Jason每天顶着45度的高温到迪拜各大五星级酒店找工作。“我一家一家地去问,你们要不要人,跑了一个多月后,迪拜的凯悦酒店终于给了我一个服务生的工作。”
一个月后,Jason拿到酒店的工作签证。留下来的第一年,他拼命打工,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2-14个小时,两年竟然攒下了57天的假期。
在酒店工作的一年半时间里,Jason没有忘记他出国留学的梦想,至于去哪里,Jason没有想好。“去美国,去不成;去澳洲,很多拒签;去日本,没意思,思来想去就到了英国。”
Jason进入西伦敦大学读酒店管理专业。老师曾经问他,你想从第一年开始读还是第二年开始读?Jason问:这有什么区别吗?老师说,从第一年开始就是从零开始,过去读的文凭都作废;凭你的经验,也可以从第二年开始读。Jason左思右想,又征询朋友的建议,得到的结论是:如果有经济能力,从第一年开始读比较好,把基础打牢。Jason选择从第一年开始读,从零学习酒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