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0 10:44:56|來源:中國青年報|字號:
時隔7年,公辦普通高校學費標准的新一輪“漲價沖動”再次到來。
今年9月,在江蘇、貴州、寧夏邁入大學校門的新生,將是三地學費標准調整后的首批承受者。相比上一年,寧夏是各地當中學費上漲幅度最高的,其文史、理科、醫學等各類專業的漲幅均超過50%。
2013年,已有六個省(區、市)完成了高校學費標准的調整工作。中國青年報記者梳理發現,這些省(市)的學費標准絕大多數呈上揚態勢,少則漲一成,多則翻一番。
這或許是一場遲到的學費“漲價潮”。2007年,面對一些高校的學費漲價趨勢,國務院發出“限漲令”,要求5年內各類學校學費、住宿費標准不得高於2006年秋季的相關標准。
也正是2007年,教育部開始著手制定《高等學校生均培養成本核定辦法》。所謂“生均培養成本”,即高等學校培養一個標准學生的平均成本,但這個被教育界普遍認為是學費制定標准之一的重要數據,長期以來卻是一筆糊涂賬。
如今,“限漲令”到期,但生均培養成本的核定辦法至今仍未出台。
新一輪漲價風波之下,老問題再次被推到風口浪尖:漲價有多少原因出自成本上升?這些成本當中有多少屬於學生培養成本,又有哪些成本不該由學生買單?學生培養成本的計算標准究竟何時可以出台?
學費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 學費標准 大學學費 中低收入家庭 高校學費 大學四年 大學校門 資助體系 高職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