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陝西江西內蒙古山東吉林移民書畫商城環保縣域創投招商華商創新滾動
2013年08月07日09:47|來源:中國新聞網|字號:
摘要:溫哥華唐人街“華人先僑紀念碑”坐落在Keefer街和哥倫比亞街交匯處,設計頗具中國特色。 |
為了鋪設加拿大太平洋鐵路,又有更多的華人匯聚於此。佔市民人口10%的中國移民所集中的這片地區,凝聚著一股極強的力量,溫哥華的唐人街開始興旺起來。誰知,這條鐵路的修建,卻也給唐人街帶來了百年難忘的苦難,也引發了華人百年不止的奮斗。
據介紹,1881年太平洋鐵路開工,共1.7萬名華工先后參與,其中3000多人喪生,平均每一公裡就倒下一名華人。1885年鐵路建成,聯邦政府通過新華人移民法,對華人移民征收50加元的人頭稅。1900年,人頭稅調高到100元。1903年,國會再次修訂移民法,將人頭稅調高到500元。當時這筆錢等於一個華工2年的工資。1923年又制定了排華法,該法被廢除后又經歷了半個世紀,直到2006年6月22日,華人地位才獲得歷史轉折。
溫哥華唐人街等待這個時刻,竟然花費了一百年的時間。當然,這歷史性時刻,不是別人恩賜而來,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加拿大華人通過幾代人堅持不懈奮斗換來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華裔子弟為了表達對加拿大這片土地的熱愛與認同,主動積極地加入加國軍隊,在反法西斯主義的戰爭中浴血奮戰,立下顯赫戰功。戰后,加拿大政府終於在一九四七年廢除排華法案,讓在太平洋兩岸隔離幾十年的親人重新得以團聚。
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華人開始掀起要求平反人頭稅的運動,當時還在世的人頭稅苦主尚有近萬人。在華人社區力量不斷壯大的情況下,人頭稅平反終於迎來了歷史性的契機。華人社區依靠自身的實力,開始形成令人難以再輕視的巨大力量。
加拿大祖裔部組織了一趟“平反之旅”,從溫哥華唐人街出發,坐上加拿大國家鐵路公司的列車,由西部橫穿中部的溫尼辟,到達多倫多,然后進京。這趟被中英文媒體稱為“平反列車”的行程,正是當年被加拿大政府招募的年輕華工艱苦卓絕,以數千人生命代價參與修建的太平洋鐵路的線路。一趟“平反列車”之旅,濃縮了華人在加拿大百年的血淚之路、辛酸之路、奮斗之路。
1998年,加華軍事博物館館長李悅后在溫哥華唐人街的中華文化中心創建了“加拿大華裔軍事博物館”,館中陳列了大量華裔軍人的老照片和文獻資料,提醒新一代的加拿大人和華裔,在那場為加拿大的存亡而戰的戰爭中,許多中國人也把他們的鮮血甚至生命永遠地留在了戰場上。
2003年2月,在溫哥華中華會館百年慶典時,加拿大卑詩省省督坎帕諾羅在致辭中特別提到有華裔的貢獻才有卑詩省的今日,華裔的成就不僅值得卑詩省民為之驕傲,也為卑詩省民樹立了楷模。溫哥華市市長李建堡也指出,華人先僑紀念碑記載了溫哥華的歷史,如果沒有先人建筑橫加鐵路,就沒有今天的卑詩省﹔如果沒有戰士參與二戰,就沒有今天的加拿大。因為有華裔移民的貢獻,溫哥華才有現在這樣繁榮的景象。
溫哥華孫子研究學者認為,溫哥華唐人街是華人在北美奮斗百年歷史的活化石,充分彰顯了《孫子兵法》“合利而動”的戰略思想。“利”在《孫子兵法》中出現有51次之多,孫子十三篇,幾乎篇篇講“利”,可見孫子“利戰”思想,在其兵法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高明的將帥要善於“趨利避害”,因為戰爭的出發點就是要保全本國民眾的利益,孫子明確提出從事戰爭的目的是為了“掠鄉分眾,廓地分利”。(記者 韓勝寶)
(責編:邢若宸、王棟)
華人
網站地圖 | 關於海外網 | 廣告服務 | 海外網招聘 | 聯系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海外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備12041252號
投稿郵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