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華人

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經歷劫難 多元發展(圖)【2】

2013年05月22日16:32來源:南方日報字號:

摘要:華裔人數達620多萬人的馬來西亞,是中國大陸和港澳台地區以外,全世界華文教育最為發達之地。

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經歷劫難多元發展(2)

磨難

開拓先賢被剝奪公民權 華教事業苦撐60余年

如今全面開花、走上多元發展道路的馬來華校,其實經歷過無數次艱難考驗。無論是英國殖民、日侵時期還是馬來西亞獨立后,政策上的種種限制一直都存在

南方日報記者拜訪了吉隆坡的尊孔中學,這是全馬最早的獨中,由廣東人陸佑於1906年創立。其堅持和經歷的磨難,恰好折射整個馬來西亞華校的歷史。在1945年日本投降后主持尊孔中學復辦的林連玉,則是華教史上最為知名的人物。他逝世的日子,后來被定為馬來西亞華教紀念日。

1951年,英國殖民政府要取消華文、印度文學校。林連玉組織召開全馬華校教師代表大會抗爭,迫使當局讓步。1956年,政府企圖對非馬來文中小學校實行改制,否則取消津貼,林連玉極力主張“華文中學是華人文化的堡壘。津貼可以剝奪,華文中學不能不辦”,使華文中學體制得以保存。

“正因為一系列不屈抗爭,林連玉在1961年被當局剝奪了公民權和教師資格。”退休多年但一直致力於華教的師范學院華文講師邱陶娟說,這樣的事例很多。1962年,反對華校改制的嚴元璋博士就被驅逐,禁止他進入馬來西亞聯邦。

1960年,馬來西亞國會通過新教育法規,隻允許國家全津貼中學和獨立中學存在。“接受改制、接受津貼意味著要放棄華文教育的權利,不接受改制的學校則沒有一分錢津貼。”丘和新說,到1974年,當沙巴華教事業瀕臨絕境時,崇正中學甚至僅剩24名學生。

在生死關頭,亞庇客家公會臨危受命,最終不負眾望。

半個多世紀以來,馬來西亞的獨中完全由民間獨立經營、支撐,“董教總”(全稱:馬華文學校董事聯合會總會和馬華文學校教師會總會)作為維護和發展馬華文教育的主要民間機構,為華教表達合理訴求,進行不懈抗爭,華社、華商則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更為不易的是,1961年之后,馬來西亞的教育法令把華文中學排除在國家教育主流之外,獨中文憑不被政府承認,隻以作為官方的馬來文或英文為考試媒介語,華文學校發展極受限制。

與此同時,幾十年來,因為華人社區興建新獨中的申請極難獲得批准,盡管需求日益強勁,獨中的數量卻始終難以擴大。

“盡管如此,獨中還是堅強地活了下來並得到全世界的承認。”崇正中學副校長鄭寶維從新西蘭留學回國后,當過7年公立學校的老師,后來受華教先賢感召,辭去公職進獨中任教,至今已有10年。

據他介紹,獨中文憑雖不被官方承認,畢業生不能進入國立大學深造,但卻受到包括新加坡、中國、日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英國等國在內大學的承認。學生也可以報讀國內私立大學和師范院校。

鄭寶維介紹,每年獨中約2/3高中生在該國就讀,其余則多到新加坡、中國、英國、印尼、美國、澳洲、港台等國家和地區就讀。“崇正畢業生專業人才很多,大馬很多學校的老師是崇正中學畢業,這些學生工作后都熱心反哺母校。”

變化

八萬外族選讀華校 獨中地位逐步提高

華人嘔心瀝血辦學令當地其他族群受惠,這些華教的投資人怎麼看?“別的族群能認同我們的文化,有什麼不好?造福更多人,實際上有利於華教發展的大環境。”

畢業於裡卡士中華小學的第三代華裔鄒嘉嵐,是崇正中學華樂團的成員。學習琵琶3年來,她已經能熟練彈奏幾十首曲子,而她的父母也都曾就讀於華校。

與她白皙的皮膚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她的多位異族樂團隊友。今年上高二的馬奧文是馬來土著,父母都不會華語。“我父母早就說,這個世紀屬於講華語的人,會說、會用華語,可以去更多地方發展。我從4歲就開始上華校,學華語。我有一個哥哥一個弟弟,也都上華校。”馬奧文說。如果閉上眼睛聽,他那地道、流利的普通話與華人一點差別也沒有。

艾得連也出生於土著家庭,一口地道華語,連廣東話也說得很棒,中華樂器也演奏得不錯。

“崇正中學目前有200多名非華裔學生,也有來自韓國、日本的。”戴莉芳老師介紹,馬來西亞航空公司的一位澳大利亞籍飛行師,就將孩子送到這裡就讀。那個洋孩子滿頭金發操一口標准華語,走到哪裡都猶如明星。他在馬來西亞讀完華小、華中,回到澳大利亞讀大學時,還拿到了華語演講比賽的冠軍。

沙巴斗湖新華小學是馬來西亞唯一由鄉團創辦的華校,1922年由斗湖潮州公會建立。如今包括幼兒園在內,1000多名學生中有30%學生為非華裔。據校董沈時仁介紹,斗湖市區有7所小學,1家獨中,都受到非華裔家庭歡迎,當地一些華小,甚至有70%的學生是非華裔。

華人嘔心瀝血辦學令當地其他族群受惠,這些華教的投資人怎麼看?“別的族群能認同我們的文化,有什麼不好?造福更多人,實際上有利於華教發展的大環境。”沈時仁說。針對外族孩子,很多學校還設有初級華文班,幫助他們打基礎,斗湖小學的幼兒園也給許多幼兒提供了很好的語言環境。

今年1月,馬來西亞高等教育部副部長塞弗丁在彭亨州視察該州華文小學時表示,目前在馬來西亞全國的華文小學中,非華裔學生已經超過8萬。越來越多的其他族裔家庭也選擇將孩子送入華文小學讀書,希望他們今后可以掌握中文,增強自身的競爭力。

而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加上大選需要,馬來西亞政府對華文教育態度有所好轉。馬來西亞首相納吉布多次發表聲明,鼓勵非華裔學生學習中文。

鄭寶維說:“去年,馬來西亞政府已宣布承認中國820所大學學歷,而這些大學都承認我們獨中,大馬沒有理由不承認我們。”

近年來,中國大學在馬來西亞開辦分校的進展也提高了獨中的地位。如華僑大學已在西馬建立分校,沙拉越州有兩所澳門大學開辦的分校,並和上海交通大學達成開辦分校的合作協議,目前古晉華社已拿到批文。明年,廈門大學也將在雪蘭莪州開辦分校。

“華教決不低人一等,我們會繼續努力。”鄭寶維說。(林旭娜 林亞茗 沈衛紅)

分享到:0(責編: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