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籍印尼“木材大王”黃雙安的傳奇故事
2013年05月17日09:02來源:炎黃縱橫字號:
上世紀40年代初期。馬來西亞潮濕溽熱的熱帶叢林。一位十二三歲的少年在割膠。中午時分,少年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棲身的窩棚,點火燒飯,飯熟后他起身盛飯,卻一頭栽倒在鍋邊。不知過了多少時候,少年才醒來,他記起了鍋裡的飯,揭開鍋蓋一看,鍋裡的米飯已長滿了綠毛。少年大吃一驚,自己豈不昏死了四五天后又活了過來。
這位似乎到“陰間”走了一回、歷盡苦難的少年,如今是譽滿全球的印尼“木材大王”、慈善家、社會活動家。他就是祖籍福建閩清的黃雙安。原始林莽飄揚起“材源帝”旗幟。
1956年,26歲的黃雙安懷揣著打工賺來的、僅夠吃一個多月的飯錢,闖入了印尼加裡曼丹島的原始森林,憑著堅忍不拔的意志、勇於挑戰的氣魄、獨具慧眼的膽識,把一片莽荒的林野開辟成一個“企業王國”———材源帝集團。
在這片土地上,黃雙安留下了許多傳奇故事。他曾與幾個工人誤把二條巨蟒粗壯的身軀當作倒伏的樹干,坐在上面休息,而差點葬身蛇腹﹔他曾與技術人員乘坐小飛機勘察森林,途中失事,機身沉入河底,他僥幸逃生﹔黃雙安還有過密林中迷路,絕處逢生、誤入反政府武裝地盤,差點被當作人質囚禁的經歷。正是這些常人難以想象的艱難險阻,鍛造了黃雙安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也正是在這艱辛的環境中,他的“企業王國”材源帝的旗幟隻在短短幾年間就插遍了昔日無人敢踏足的加裡曼丹。讓土著從原始走向文明
上世紀80年代,印尼政府加快吸引外資步伐,許多外國大財團都把資金投向印尼人口密集、交通發達的中西部地區,而偏僻的東部地區幾乎無人問津。
這些區域之所以無人問津,是因為多是人跡罕至的荒島,沒有淡水,開發難度極大。“別人不做,我來做”,這是黃雙安的創業名言。當年,黃雙安就是靠著這種敢為人先的理念和勇於拼搏的精神,開發了加裡曼丹島。也憑著這種信念,他開始了征服印尼東部荒島的艱苦卓絕的歷程。
黃雙安的第一個目標是阿拉弗拉群島。他帶領50名工人在海上漂流了10多天,才登上群島中一個無名小島,一群困居在島上的伊利安土著人,用梭標與弓箭迎接他們。但黃雙安用熱情和真誠讓土著們收起武器,跳起了舞蹈。
直升機的旋風、推土機的鳴叫劃破了千年的寧靜。黃雙安領導著“材源帝”的創業者們開山辟路,整治荒灘。終於荒島建起了碼頭、直升機機場、發電廠、海產加工廠、制冰廠、水庫、商場、學校和醫院。從此,島上的土著人走出了熱帶森林,走進文明社會,走向興盛與繁榮。
接著,黃雙安又連續開發了周邊的10多座荒島,組建十幾家實力雄厚的漁業公司,建起一個又一個的漁業生產基地和養殖加工基地。數以萬計的東印尼人,從此以后安居樂業,衣食無憂。而黃雙安也通過發展漁業,增加了當地人民的就業機會。與此同時,他又在印尼東部海島種植數十萬的油棕園,並建立起世界上產量最大的碩莪粉生產基地。
如今,黃雙安創建的“材源帝”集團已發展為一個龐大的跨國企業,涉及木材業、漁業、旅游業、商業、服務業等8大行業。旗下擁有年生產30多萬噸的各類海產品養殖和加工廠,以及發電廠、制冰廠、冷庫、專用碼頭、海水淡化設施、水庫、衛星通訊系統和飛機場﹔化工、造船、機械維修、酒店和房地產等項目。
不斷拓展的多元化經營,使“材源帝”的旗幟飄揚在許多國家,為促進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為表彰黃雙安的功績,印尼歷任總統都對他予以不同形式的嘉獎,馬來西亞蘇丹冊封他為拿督斯裡,南非總統封賜他最高榮譽———“非洲之星”勛章。心系中華 情牽桑梓
中國改革開放后,黃雙安是最早到中國投資的印尼企業家之一,“材源帝”在山東、天津、浙江、福建、廣東等省創辦了木材加工、水產品養殖和加工等大型企業。在國際貿易中,“材源帝”首選的伙伴是中國,黃雙安表示,隻要中國需要合作,無條件開放綠燈。
黃雙安還十分關心中國社會事業的發展,亞運會在中國舉辦時,他捐資助建比賽館所﹔奧運會花落北京時,他在印尼華僑中率先表示支持,並為“水立方”的建造捐獻巨資。
盡管黃雙安兒時就離開故鄉,但他對故鄉閩清一往情深,經常返鄉探視父老鄉親,並捐資建造醫院病房、學校教學樓、圖書館,設立獎教獎學基金……
基於黃雙安卓越的成就與貢獻,他先后被中國禮聘為中國僑聯顧問,天津市政府經濟顧問,中國野生生物保護基金會名譽會長,國立華僑大學董事,福州海外聯誼會名譽會長,福建省政府授予他“捐贈公益事業突出貢獻獎”。
黃雙安還十分熱心社團工作,為促進福州鄉親的團結,維護鄉親的權益,爭取鄉親的福祉而奔忙。2000年12月,黃雙安獲選為世界福州十邑同鄉總會第六屆會長,並在2003年蟬聯。在任期內,他多次率領“世福”代表團訪問中國,獲得江澤民和胡錦濤等國家領導人接見。他還經常巡視“世福”各屬會,並慷慨捐助,協助數十個屬會成立教魯基金、獎學金、助學金、貸學金與福利基金。
相關新聞
頭條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