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減少華人商鋪難維持 華盛頓唐人街漸“變味”
2013年05月08日08:33來源:中國新聞網字號:
摘要:華盛頓唐人街的門樓高大華麗,成為全美唐人街的代表。但是,居住在華盛頓唐人街的華裔認為,商業化浪潮已對唐人街造成影響,居民與文化才是唐人街的精神所在。 |
中新網5月7日電 據美國僑報網編譯報道,華盛頓唐人街的門樓高大華麗,成為全美唐人街的代表。但是,居住在華盛頓唐人街的華裔認為,商業化浪潮已對唐人街造成影響,居民與文化才是唐人街的精神所在。
報道援引wamu.org網站消息指出,今年32歲的華裔陳怡(Yi Chen,音譯)生長於上海,在中國的大學畢業后,前往美國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電影學院深造。近日,她公布了自己的處女作:紀錄片《唐人街》。
陳怡費時一年拍攝這部紀錄片,《唐人街》講述了居住在華盛頓唐人街的3名居民的故事。唐人街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華裔居民則努力保持唐人街的文化。
華盛頓唐人街的面積向來不能與舊金山與紐約的唐人街相比,但是,歷史上,華盛頓唐人街確實建有雜貨店與中餐廳,並且居民眾多。陳怡說:“到了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華盛頓計劃城市重建與復興。隨后,唐人街房價暴漲,居民無力承擔房租,所以他們搬往惠頓市(Wheaton)、羅克維爾市(Rockvill)與弗吉尼亞州的郊區。”
“雖然,全美最大的唐人街門樓位於華盛頓,但華盛頓唐人街則是全美最小的唐人街之一。這裡隻有三條街區,大約有400名華裔居民。”
中式店鋪難維持 唐人街正“變味”
華盛頓唐人街的大部分中國移民居住在第六街(6th Street)與H街(H Streets)拐角處的一棟10層樓房中。該棟公寓樓叫“Wah Luck House”,共有153間政府補貼公寓。
70歲的徐佳婷(Jiating Xu,音譯)1992年從上海移居至華盛頓,2000年,她與丈夫搬進Wah Luck House。雖然,她認為今天的唐人街非常安全,但她懷念那些中餐廳的繁華歲月及位於唐人街的2家雜貨店。2005年,唐人街最后一家中式雜貨店“大華市場”(Da Hua Market,音譯)關門。
徐佳婷說:“因為這裡的華裔人口不足以使中式雜貨店贏利,現在,很多華裔居民前往弗吉尼亞州的瀑布教堂(Falls Church)購買雜貨,每月一次,非常不方便。”
![]() |
相關新聞
頭條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