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智勇:泰國華人社會傳奇人物 資助革命熱心公益【2】
2013年04月19日08:26來源:潮商字號:
摘要:泰國(原名暹邏),是潮汕海外華僑最多的一個國家。據有關部門統計,潮汕籍人士在泰國有600多萬,約佔潮汕海外華僑總數的百分之五十。 |
1866年2月,太平天國最后的部隊康王汪海洋部十多萬人在大埔(當時為潮州轄縣)被殲,部份戰士由揭陽人大哥蟒帶領突圍到汕頭坐船逃到曼谷,與當地洪門會黨匯合后聲勢大振,他們看中年青有為的鄭智勇先生,1866年底,十六歲的鄭智勇正式入會,由於會黨的勢力和潮州人大批涌入泰國,洪門會黨在曼谷蓬勃發展,十八年后,鄭智勇先生當上大哥蟒的副手而稱“二哥”,當時曼谷尚無華僑社團,佔華僑絕大多數的潮州人崇奉“老伯公”而建廟祭祀,實際是潮州會館,鄭智勇逐步控制和掌握這個組織,又過了八年,大哥蟒去世,由鄭智勇領導會眾,由於他敬重大哥蟒而不肯稱“大哥”,直至他死后會黨解散。
得勢之初,恰逢泰王朝財政困難,五世王決定開賭征稅,需要私派組織出面。鄭智勇借他的社會勢力,配合當時泰國的社會情況,承包了暹羅王國政府的“賭餉”,開辦“花會”賭場,形成一個龐大的開賭征稅網絡,手下人員上自司庫、總管,下及批腳(收賭款人員)、保鏢、侍者,不下數千人,為王朝征收了大量稅款。
同時,鄭智勇還發展多方面事業,創辦“鄭謙和號”總商行,經營航運、火礱、錢庄、當押、報紙、印務局等。商務機構遍及南洋諸國、日本、香港和中國內地的上海、青島、廈門、汕頭等地,成為當時泰國巨富和華僑社會最有權威的華人。
創辦華暹輪船公司
1901年,泰國往來汕頭的船隊,在競爭中被迫賣給德國輪船公司。德船陡增運價,引起泰國商人的不滿。據民國《潮州志》記載:“汕頭初辟埠時(1867年)帆船漸少,至光緒十三年(1887年)帆船乃絕跡於汕頭港,國人經營者則因循苟且,漸趨淘汰。”當時情況是,英國渣甸汽輪公司及德忌利士汽輪公司汽船進入汕頭,隨后德、美、法、俄等9個國家的遠洋汽船及木帆船也相繼入汕,從此汕頭的海洋運輸被外國人所控制。鄭智勇不甘忍受外國強權操縱汕頭港的航運業,1905年在他的倡議下,聯合泰華部份火礱主和進出口商,組織“暹邏華僑通商輪船股份公司”(簡稱華暹輪船股份公司),集資300萬株,購置輪船8艘,分別航行於泰國至日本、馬來亞、新加坡、印尼、越南、柬埔寨和香港、廈門、上海等地,其中有4艘輪船專行泰國首府曼谷至汕頭,並在汕頭設立“華暹輪船公司駐汕頭辦事處”。據說,鄭智勇曾指示:凡講潮州話的旅客均可半價購票,如有老、貧、病、殘者要求減免,均可酌情照顧甚至資助旅費。
但是由於所經營的船舶運力不如其他列強,加上列強操縱汕頭港的航運權,華暹公司開業隻有二三年,汕頭至曼谷航線就宣告歇業。1908年僑寓暹邏多年的粵人張建三,邀集閩、粵二幫商人並暹國官紳會議,合設“華暹輪船公司”,使該公司擴大了資本及運力。
1909年4月,合設華暹輪船公司重新挂牌,繼續經營汕泰航運貿易。第一艘來汕的“肖何”號,一來便與德國郵船公司的輪船馳騁海上,第二年華暹公司有兩艘輪船專行於汕頭與曼谷之間。
華暹公司的輪船復航得到汕頭商人的大力支持。當時汕頭商界有一家出口商稱為南商公所,自華暹公司汕泰線復航后,因該司信譽好,商務日益繁忙。由於鄭智勇對汕頭海運貿易的重視和貢獻,1909年南商公所專門分出另一出口商號稱“暹商”公所,對華暹公司給予大力支持。由於汕頭商人把汕頭運往泰國的貨物一律交付華暹公司承運,使得華暹公司在與德、英等輪船競爭中保持不敗。到1931年,暹商發展到54家出口商號,每年出口貿易額在2000萬元左右。
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后,華暹輪船公司遇上世界經濟不景氣,並因業務糾紛打官司敗訴才致歇業。
相關新聞
頭條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