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中共十八大到全國兩會,努力實現“中國夢”的號角已經響遍中華大地,並已深入海外5000萬華僑華人的心底。全球華僑華人是中華民族復興、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力量。兩會期間,有著多年海外工作生活經歷的代表委員談起這個話題時,無不帶著歡愉和希望。 |
顧行發指出,“中國夢”面臨國內與國外雙重挑戰。“一方面,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要並舉。中國雖然已經是世界經濟第二大國,但是人均收入依然落后,區域發展還不均衡。這意味著我們還需要不斷大力發展經濟。但是,經濟發展不能以環境為代價。過去,我們對環保的重要性可能認識不足,所以措施也不到位。現在,我們應該把環保放在第一位,必要時寧可犧牲一點經濟發展速度。”
他說,“另一方面,國際社會不理解我們。他們誤以為中國‘強后必霸’。他們根本沒有真正理解,中國的強大也將促進世界的繁榮。因此,我們需要和外面的世界多溝通,讓他們了解‘中國夢’的理念和價值。在這方面,海外僑胞可以發揮獨特作用。”
當好祖(籍)國“形象大使”
無論是推翻帝制、建立新中國,還是改革開放,海外華僑華人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貢獻巨大。他們是中國的寶貴資源。如今,要實現“中國夢”,依然離不開他們的貢獻。
顧行發認為,我們必須進一步調動海外華僑華人的積極性。他強調,應該增加與海外僑胞的互動:“我們應該更加關心僑胞和他們的子女,讓他們身在海外也能感受到祖(籍)國的溫暖。比如,我們不僅要經常出訪、把文藝節目帶出去、支持當地的僑團工作,還要把他們請回來,讓他們切身體會有‘家’的美好。”
丁列明則呼吁海外人才回到中國共圓“中國夢”:“我認為,全身心地回到中國發展,不僅可以為實現‘中國夢’直接做貢獻,還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過程。很多人都是大學畢業或者碩士畢業才出的國,他們對中國的認同根深蒂固。在國外無論多麼成功,都可能覺得缺了點什麼。我覺得,如果有合適的平台、合適的機會,回到中國融入這個大家庭應該是比較好的選擇。”
代表委員還強調,海外僑胞應該從點滴做起、從自己做起,為“中國夢”的實現而努力。
“一旦踏出國門,你代表的就是中國。你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他人對中國的看法。”潘慶林說,“如果你表現不好,甚至可能打消別人進一步了解中國的願望。”
舒心也指出:“海外僑胞是中外之間的橋梁。無論是國內企業到國外投資,還是國外企業到國內投資,或是外國人了解中國,僑胞都可以擔當中國信息的傳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