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提出的“孔子聖誕節”或“中國聖誕節”概念,如何既具禮儀神聖性,又吸引年輕人,尚需要各界合力探索和推動。 |
中新網12月17日電 聖誕節在中國更像一個商業化的狂歡節,針對“中國式聖誕節”引發的激烈爭議,美國《僑報》12月26日刊發署名文章指出,“聖誕節”的本質是其宗教性和傳統性,而不是商業化、娛樂化。而中國提出的“孔子聖誕節”或“中國聖誕節”概念,如何既具禮儀神聖性,又吸引年輕人,尚需要各界合力探索和推動。全文如下:
12月24日晚,筆者走在北京的一條並不繁華的街道上時,深深感受到“全球化”對中國的影響——酒店前挺拔的“聖誕樹”,商店裡的“鈴兒響叮當”歌聲,特別是三五成群前往廣場或酒吧狂歡的人群,與筆者在紐約和倫敦時見到的“聖誕節”的情形別無二致,可謂是“環球同此涼熱”。
不過,“中國式聖誕節”更接近於一個世俗化、商業化的狂歡節,與宗教關聯度不大。其最大動力,來自那些具有超敏銳市場嗅覺的商家,如商店、酒店以及廠家,利用“聖誕節”賺個盆滿缽滿。特別是,絕大多數參與者,尤其是年輕人,都是把“聖誕節”狂歡視為紓解現代生活壓力的機會,或尋找一個快樂的理由,如購物、聚餐、唱歌跳舞、約會等。
正是因濃厚的世俗化、商業化、娛樂化特征,“中國式聖誕節”引發了激烈爭議。有人指責它對基督教的宗教神聖性構成挑戰,更有人批評它對中國的文化純潔性造成沖擊——后者通常被稱為“中國文化保守主義者”。2006年12月,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的10位博士生曾聯名發出呼吁,希望中國人能“走出文化集體無意識,挺立中國文化主體性”,建議不信基督教的民眾慎過“聖誕節”。
事實上,世界上絕大多數非基督教國家,如東正教的俄羅斯、印度教的印度、伊斯蘭教的沙特阿拉伯,都對外來的“聖誕節”抱以警惕的態度。就連英國、法國、德國等歐洲傳統的基督教國家,也有不少民眾希望保持本國“聖誕節”的宗教性和傳統性,而不是一味擁抱商業化、娛樂化的“美國式聖誕節”。的確,歐洲早期的“聖誕老人”衣著五顏六色,但美國可口可樂公司1931年把紅色變成聖誕老人的標志性顏色。
中國人反思“聖誕節”問題不是新現象。早在20世紀20年代,就有中國學者指出,基督教獨佔“聖誕節”稱謂,對其他宗教顯失公允。50年代,大儒唐君毅先生曾撰寫多篇文章,指出“聖誕”是類名或公名,而“耶穌聖誕”、“孔子聖誕”等都是私名或專名,不宜用“聖誕節”專指“耶穌聖誕”,並建議各界尤其是官方、媒體等公共資源保持價值中立,對基督教“聖誕節”採用“耶誕節”、“耶穌聖誕節”的稱謂,以免對其他宗教信徒造成情感上的傷害。事實上,民國時期的大部分學者,如魯迅、胡適、梁啟超、陳寅恪等,都使用中性的“耶誕節”稱謂。直到今天,港台地區的官方機構和報刊雜志,仍有相當一部分沿用這一中性稱謂。
當然,把基督教的“聖誕節”正名為“耶誕節”或“耶穌聖誕節”,雖然體現了寶貴的文化自覺意識,但卻很難阻止商業化、娛樂化對年輕人的誘惑。鑒於孔子是中國文化的象征和代表,是中華民族的“至聖先師”和“萬世師表”,民國時期陶希聖等上百名學者曾聯名發出呼吁,希望能把孔子誕辰日打造成“中國聖誕節”。50年代,大儒錢穆先生進一步指出,孔子誕辰日在官方層面可設“中國教師節”,在社會層面則宜過“孔子聖誕節”。近年,更有人提出,要對“孔子聖誕節”或“中國聖誕節”進行適當的商業化、娛樂化包裝,以便激發年輕人的參與興趣。
令人欣慰的是,前不久多個視頻和文章証實,教育部2011年答復凌孜等11名全國政協委員的提案時曾表示,原則同意以孔子誕辰日為中國教師節,並將積極推動修改《教師法》,盡快解決更改教師節日期的問題。
不過,如何在社會或民間層面,打造一個既具有禮儀神聖性,同時又對年輕人具吸引力的“孔子聖誕節”,恐怕還要走很長的路,需要各界凝聚共識,合力探索和推動。(慕朵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