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華人>>華人之聲(停用)

英國華人婚戀面面觀 老中青三代始終堅信愛情

2012年11月14日12:0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華人單身交友會現場

中新網11月14日電 據英國《新歐華報》報道,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出國熱開始在中國顯現,而對於80后一代而言,選擇出國接受高等教育已是很普遍的事情。可當他們逐步達到適婚年齡,一個現實問題擺在了面前:有不少華人在讀書期間去海外深造,寒窗苦讀多年,等到辛辛苦苦拿到海外文憑或者在當地找到工作,一不小心卻跨入了“剩男剩女”的行列。

其實,除了留學生,在海外華人尤其二代華人也面臨著尋找另一半的難題。很多人說,現在的年輕人想得太多、要的太多,不像老一輩的人簡簡單單的一輩子就這麼走過了,那麼,不同年代的人眼裡,愛究竟是怎樣?

爺爺奶奶的愛情——糊涂又簡單

爺爺奶奶們結婚大多在新中國建國前期或者初期,那時候封建主義剛剛結束,包辦婚姻還沒有完全廢止,自由戀愛的苗頭也沒出現,爺爺與奶奶遇見多半還是由父母首肯后,再見面結婚。

“那個時候哪懂什麼情和愛!就是父母覺得不錯,我們見面之后也覺得還行,后來跟著他來了英國,過到了現在。”李奶奶笑呵呵地說起跟老伴兒的結合。李奶奶的老伴兒今年年初去世,但好在現在三代同堂,也不寂寞。回憶起兩人的婚姻,李奶奶說,那個時候也不知道什麼是愛情,父母覺得我們兩個人挺合適的,兩個人也覺得能在一起過日子,所以就結婚了。“那個時候結婚都早,我們不是包辦婚姻,也談不上自由戀愛,反正年齡到了,現在覺得也有點稀裡糊涂的。”

如果雙方都不太了解對方,那李奶奶是看上了爺爺哪一點呢?“他有禮貌啊!”李奶奶答道。奶奶說,她的父母最看重的就是這一點,覺得這個年輕人懂禮數,人品好。我們那時候很單純,很傳統,不像現在年輕人想法那麼多。而且我們這一代的人想法保守,結了婚就是一輩子的事情,你看看我們這一輩人有幾個離婚了。

奶奶說,剛從香港到英國時真的很苦,舉目無親,兩個人開始在一個香港餐館做,每天起早貪黑,“有的時候洗著盤子就睡著了。”后來,做了幾年后掙了一點錢自己開了個外賣店,自己做起了生意,雖然更辛苦了,但是好歹是自己的生意。“現在我老了,他也走了,有的時候,我看著他的照片跟他說兩句話。”

那麼爺爺奶奶要是爭吵起來怎麼辦?“能怎麼辦,他脾氣大,我也厲害。吵起來都吵翻天的,他會做飯,但是不會做家務,我生氣了家裡就不管了,屋子亂七八糟,他的衣服也沒人洗,他就服軟了。”奶奶說道這裡一臉“狡猾”的笑容。

問李奶奶是否覺得自己找到找到了幸福,奶奶說,“我們兩個人就這麼過了一輩子。我覺得這樣就很好了。”看著奶奶的臉上洋溢的笑容,相信這份糊涂但卻單純的愛戀雖然沒什麼驚天動地,但是卻給了她最真實的幸福。

其實,爺爺奶奶這種“糊涂的愛”裡有著最難得的堅持,一輩子、一個人陪你一起慢慢變老也許平淡,那也最珍貴,

爸爸媽媽的愛情——動蕩中的相守

等到爸爸媽媽結婚的時候,社會風氣已經比較開放,男女都是自由戀愛,爸爸媽媽都不再“憑感覺定終生”,而是談起了實實在在的戀愛。但是那個時候,國內的情況很特殊。所以爸爸媽媽的愛情走的也並非一帆風順。

Nancy來英國近二十年,她說那個時候人很單純,沒來太多的物質想法,“大家談戀愛都談的很純粹”。Nancy說在學校的時候,男女同學在學校談戀愛的挺多的,但是我們那個時候在中國的情況很特殊,因為當時學生的工作是統一分配的,“你從哪裡來,基本上畢業后就回到哪裡工作”。因此,即使在學校好上了,畢業之后也很難在一起。算是典型的“相愛容易,相守難”。

其實,就算是結婚了也不能說就能相守。“結婚幾年后就是改革開放,很多人都去沿海城市‘淘金’,那個時候前途不確定,所以一般都是一個人,另一個人留守。能不能耐得住寂寞,誰都不敢說。”蔣阿姨感慨。“兩個人分居兩地,都有工作,一年難得見上一兩次面,你說不寂寞肯定是騙人的,但是又沒辦法放棄工作,一個人在外發生了什麼,另一方也不知道,隻能全憑信任。”蔣阿姨說這番話的時候,她的丈夫在一旁不時地點頭。叔叔說:“多虧了她信任我,要不然我們肯定也走不到現在。”

雖然分隔兩地,但是依然在同一個國度,思念和分離可以用交通工具來縮短,但是如果在不同的國家,相守就難上加難。

阿萍8年前從福建來到英國,去年難道了身份,她說即使拿到了身份也不想回去,“因為除了兩個女兒,沒什麼值得留念了。”阿萍告訴記者,當初她跟老公結婚的時候,一切都很美好,后來兩個女兒的降臨,讓這個家庭更加美滿,她也覺得自己很幸福。后來,一場車禍讓她的丈夫喪失了工作能力,為了維持家計,她隻身來到英國,掙錢養家,從一個工廠做到另一個工廠,周末從來不敢休息,就這樣苦苦支撐著。

“可是一個人終究還是太苦了,沒什麼朋友,也不太敢出去花錢。生活沒什麼盼頭,后來他就出現了。”阿萍說的“他”,是她以前工作的工廠的老板。“他人很好,但是快40歲的人了,一直沒有成家,我一直懷疑他不懷好意,可是相處之后,真的覺得他很好、很體貼。我覺得自己苦了太久了,也想找個依靠。”

不過,作為一個已經成家的人,阿萍的內心是很掙扎的,一方面中國的家讓她無法“一身輕”與這個男人相愛,但另一方面自己又熬的太辛苦。“其實我知道,我跟他不可能在一起,我是有家的人,這樣對他不公平,他的家人也不同意,但是已經很久沒人對我這麼好了。這個誘惑太大了。”阿萍無奈地說。

其實,阿萍的問題並不是個例,很多隻身來到國外打拼的已婚人士都面臨著同樣的困惑,為了家庭再苦再難都在所不惜﹔但是,在這個陌生的環境裡,困難太多、誘惑也太多,中國人傳統的家庭觀念也許能暫時抑制不安的心,但是,時間長了,人都需要一些動力、一些盼頭,這個時候相守更像是一種奢望。

年輕一代的愛情——我要我們在一起

相比起爸爸媽媽,年輕一輩似乎就幸運很多,因為父母一生都在為我們奮斗,把最好的留給了我們,讓我們出國留學,開了眼界。但是,學業有成的我們對於感情似乎總是欠缺點什麼。

中華英才網就“大齡未婚”問題對近2300名企事業職員進行的網絡調查顯示,按“27歲以上的女性和30歲以上的男性如果沒有對象,一般會將他們歸為大齡青年”的界定,受訪者處於適婚年齡但又未婚的比例接近九成(88.7%)。在談到造成自己“到歲數卻沒結婚”的原因時,調查發現,58.4%的被調查者認為“生活圈子小,機會少”,而認同“工作太忙,沒有時間談朋友”的比例僅為16.9%。此外,還有20.6%的人認為“經濟壓力大”,自己目前還不具備結婚的經濟能力。隻有4.1%的人抱定了“一人過”的態度。

為什麼高學歷的海歸們,在事業上得意,在感情上卻總是不順呢?其實原因並不復雜。

首先,潛心苦學,忘我工作。父母花了大把的錢將我們送出來,一定要對得起他們的苦心。為在激烈的競爭中出人頭地,大部分留學生把時間投入在事業或學業上,根本沒有時間去談戀愛。等到時機到了,去發現自己已成了“嫁杏無期”的剩女或“形單影隻”的剩男。

第二,交際圈子狹窄。中國學生來英國讀書的越來越多,但是常常都隻在中國人或者是朋友小圈子裡交際,如果在這個小圈子裡找不到合適對象,畢業后機會就更渺茫。再加上價值觀和文化等因素,華人中大多數還是希望尋找華人為伴侶,就連很多“BBC”(在英國出生長大的華人)也是願意找華人。

不過這一點,李婷就不太贊同了,兩年前,李婷來到英國讀書,在新生歡迎會上認識了現在的英國男朋友,“當時也很巧 ,兩個人一眼就看對了,而且他居然還去過我的家鄉,頓時覺得很親切。”李婷這樣介紹跟男朋友第一次見面的情景。有意思的是,現在李婷在英國工作,而男朋友卻在英國工作,對於這種遠距離戀愛,李婷信心滿滿。“他可黏人了,每天還要我打電話叫他起床,我出去玩他還會嫉妒!”李婷的話語間透著滿滿的甜蜜。在她看來,文化不同其實並不大的阻礙,隻要兩個人真心相愛,想要在一起很多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

第三、高不成低不就。海歸基本都是高知識群體,擁有碩士和博士學歷的人更不在少數。很多人因眼界過高反而變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單身人士。

其四、“理科男不解風情”,“文科女天馬行空”由於長期與冷冰冰的數據和電腦為伍,使得一部分人缺失結交異性的技巧和勇氣。IT精英和“理工男”首當其沖的“中槍”。李岩是個典型的IT精英,他現在有個心儀的女孩,但是不知道怎麼引起她的興趣,跟她說自己專業的東西,讓人家覺得“很無趣”,但是她的興趣我又抓不准,他說他有個同學更逗,跟女孩見面的時候,跟女孩大談所謂創新和執行力等女生們不感興趣的話題,“人家女孩差點沒翻白眼”。

但是,問題並非隻出在男孩身上,“文科女”也是大家的話題之一。學文科的女孩子大多心思敏感細膩,男孩很多時候根本搞不清他們在想什麼。“說話太直白,拍她們太往心裡去﹔說太委婉,她們又說你不誠實。太難搞了!”Ian的一番話道出了很多男生的心聲。

其實,海歸們的這些問題並不新出現的,但是卻一直沒有得到解決,也也是近幾年加入“相親大軍”的海歸人數不斷上漲的原因。

無論是那一代人,對於愛情始終都是有信仰的,不管現在的人是否還像以前那麼單純,但是愛情總是存在,也依然永遠有人相信。

分享到:

(責編:王棟)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