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背后的这碗面 有人为它做了一辈子…

2017-05-26 13:18:49来源:海外网
字号:

81岁的魏奶奶,从14岁就开始做面了。从没离开过白鹿原的她,做的裤带面连起来,却能从蓝田到北京,往返100多个来回。

0_14.gif

时至今日,魏奶奶一有空,就会去麦田转转。

0_15.gif

源自西亚的小麦,兵分两路,一路去了欧洲跟火相遇,成了面包。

一路来到中国与水承欢,变成面条。

0_16.gif

“春小麦、冬小麦,做出的面条都不一样。”

外人看来简单的面条,在魏奶奶这里,却是一辈子的学问。

0_17.gif

和面、揉面、饧面,样样都是技术活。

“水多一点就不行,差这一点,就不一样了。”

0_18.gif

不是简单地把面揉光、擀平,而是用腕力把面团向前推,反复的推送之间,是生活赋予的力道,更是时间修炼的手感。

0_19.gif

关中人通常喜欢面厚带彪,3厘米的宽度,才能彰显新面筋实的牙感和清香的味道。

0_20.gif

而风箱大柴,一灶旺火,最能让面条真正出彩。

0_21.gif

魏奶奶快火炒了个臊子。木耳丁、胡萝卜丁、嫩豆腐做成的浇头,陕西人称作“臊子”。口感丰富,鲜香扑鼻。

0_22.gif

最浓墨重彩的,永远是最后点睛的油泼辣子。

“辣子是要挑的,用多大的辣子,啥颜色的辣子,做出来的味儿都不一样。”

0_23.gif

十里八街的乡亲们,都吃过魏奶奶的面,没有一个人说不好吃。

0_24.gif

对魏奶奶来说,她做的不仅是面,更是一碗碗实实在在的日子。

这日子,有麦子的甜,有臊子的香,更有辣子的火热。

它们呲着油、冒着烟,孕育了这白鹿原上,义气的铁血汉子,和勤劳的柔情女子。

0_29.jpg

魏奶奶和干儿子

“我做了一辈子面了,哪天要是做不动了,我就没办法了。”但无数关中儿女,会接过魏奶奶手里的擀面杖,接着擀下去。(世界华人周刊)

责编:樊小菲、李瑞辰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