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美国纽约百年中餐老店 穿越华埠的前世今生

2016-12-09 10:23:28来源:海外网
字号:

“另类”厨师

对于一家餐馆来说吗,除了服务、环境之外,最为重要的还是菜品的质量。不得不说,我在试吃之前,还是有些忐忑的,因为林学舜和Eddy告诉我,他们的厨师长是一名从未去过中国,且来自澳大利亚的苏格兰人Paul Donnelly。

50.jpg

探花楼主厨Paul Donnelly

Paul说,他最开始学习的是法餐,近几年才开始潜心钻研中餐,但刚刚踏进中餐的世界,他就意识到,相比于食材和料理方式简单的法餐,他更倾心于博大精深的中餐料理。

Paul Donnelly

探花楼主厨

我一开始学的是法国菜,但是我非常讨厌,所有认识我的人都知道,因为传统的法餐就是把食材变成不同的形状。真正的转折点是当我从英国搬到澳大利亚的时候,看到那么多亚洲美食,让我大开眼界。于是我开始学习日料、中餐料理和东南亚料理。然后雪球越滚越大,之后很幸运地跟着两位在澳大利亚非常出名的中餐厨师学习。

51.jpg

52.jpg

主厨Paul在工作中

有了法餐的基础和对亚洲各地美食的了解,以及专业的中餐馆学厨经历,Paul对中餐有了自己的想法。他运用传统的中餐食材、现代的烹饪技术,并在中餐里融合了亚洲其它地区和国家的美食特色,再加上精美的摆盘,可以说出自他手中的料理,都是色香味俱全,还创意无限令人忍不住食指大动。

53.jpg

54.jpg

55.jpg

56.jpg

57.jpg

美国中文网记者王依依在探花楼试吃会尝试了各种菜品。

在食材的选择上,Paul也十分严苛,必须保障新鲜的品质。他还一定坚持在华埠的蔬果市场进货,他说,虽然自己来纽约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已经听不少人提起华埠生鲜蔬果物美价廉,他自己也走街串巷,考察了多家蔬果市场。他认为,探花楼既然生在华埠,就应长在华埠,商家之间互相扶持,营造一个健康的小商业生态。

58.jpg

59.jpg

Paul准备的部分食材和调料

重振华埠

如今探花楼开张已逾一周,周间的预订率达到每晚100多桌,周末更是生意火爆。让林学舜和Eddy乐见的是,前来就餐的顾客不仅有社区的老面孔,还有不少年轻人的身影。

60.jpg

探花楼窗外

9·11之后,华埠的经济从未真正走出泥沼,年轻的华裔移民也因为对更高生活品质的追求,而鲜少踏足以实惠著称的华埠中餐馆。林学舜希望通过这样一家餐馆,让年轻的血液回流,重现华埠高端中餐饮的辉煌。

61.jpg

今日华埠

林学舜

探花楼合伙人

自从9·11之后,经济很不好。我的小孩都很想带着自己的朋友来华埠,真正看到中国的饮食文化,看到很好的就餐环境。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新的饮食概念带到这里来,未来肯定能在这里创造一个新的奇迹,我们饮食的文化真的可以征服全世界。(美国中文网 王依依)

责编:樊小菲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