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① 病床上宣誓结婚
准新娘病入膏肓,新郎坚持与她在慈怀病院完婚。
王雅兰回忆起几年前为这对40多岁终成眷属,却无法厮守到老的新人证婚时,眼眶仍泛红。
她说,新娘是癌症末期病人,进行宣誓仪式时,护士让她半卧在床并暂时取下氧气管,病房也简单布置一番。
医生和护士在一旁见证仪式并做好准备,一旦新娘感到不适,便能第一时间给予医疗照顾。当新人说“我愿意”时,房内每个人眼眶都湿透。新郎念出婚姻誓言,我才知道,他多年前离婚,这名女子无怨无悔帮他带大孩子。
对于终于有了名分,新娘当天悲喜交集。遗憾的是,她两三天后就过世了。
故事② 宣誓官客串传话人
公婆与媳妇语言不通,要求宣誓官代为传话。
王雅兰某次在一对跨国新人的婚礼现场,临时扮演媳妇与公婆之间的“传话人”。
她说,新郎是餐馆少东,与泰籍新娘在酒廊认识不久后就决定结婚。
“新郎的父母要确认准媳妇愿意与儿子同甘共苦,一起在餐馆打拼,双方却鸡同鸭讲。结婚当天,公婆两人趁着一名泰语通译员在场,要求我以英语与通译员沟通,向准媳妇传达他们的想望。”
王雅兰当天是在确认新娘明白未来公婆的期望后,才主持这场宣誓仪式。
故事③ 新人临时取消婚礼
新人结婚前夕大吵后取消婚礼,宣誓官隔天到场扑一个空。
黄邦颉说,主持宣誓仪式多年来,最“戏剧性”的一次,是婚礼取消了,他却不知道。“我抵达举办婚礼的餐馆,赫然发现新人和宾客都没来!联系上准新娘才知道,她与准丈夫大吵,临时取消婚礼。”
黄邦颉说,之前与这对情侣会面时,已隐约感觉两人关系有些紧张,因此提醒两人婚后要注意相处的方式,想不到两人最终还是翻脸。“一对新人该不该结婚,不是婚姻宣誓官有权力劝说的。当情侣向我们倾诉对结婚有疑虑时,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建议他们向专业辅导员求助。”
责编:吕文宝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