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海外网>>华人>>当代中国>> 正文

十竹斋:非遗社会化保护才是真正的传承

2015-12-18 14:43:50|来源:海外网|字号:

十竹斋木版水印技艺传承人

唐868年金刚经雕版复刻

海外网12月18日电 今年上半年,魏立中将他的十竹斋木版水印工作室正式搬进了杭州长江实验小学,对这位入选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传承人而言,这一次搬迁的意义非凡。

“其实多年来我一直在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模式,试图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这些年我开始意识到,对于任何一项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全社会参与保护才是真正的传承。”把非遗带进学校,这只是十竹斋木版水印技艺社会化传承的第一步。

艺术基因

自从来到长江实验小学之后,魏立中的工作室里几乎每天都会有小学生兴致勃勃的身影,他们有的甚至还捏不稳专业的刻刀,因为掌握不好力道和分寸,往往一刀下去不是歪了便是打滑了,此时魏立中便会上前手把手地悉心教导,如何下刀如何用力但凡是需要注意的细节,他都仔细地给予说明,直到学生们逐渐上手。

木版水印其实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技艺上要求创作者掌握画、刻、印这三项最基本的创作手法,即便是专业艺术院校出身的人也未必就能很好地胜任这项创作。就以木版水印传承人魏立中为例,除了拥有中国美院的版画功底之外,他还拜素有“陈一刀”之称的著名版画雕刻家陈品超为师,同时他还拥有将近二十年的平面设计经历,这才算是摸到了木版水印的门道。所以有人会质疑,让这么小的孩子来接触木版水印能有什么效果,他们能创作出像样的作品吗?

对此,魏立中说:“木版水印是门古老的艺术,并非简单的技术,技术再难加以时日总有融会贯通的时候,但艺术却是耳濡目染细雨润无声的,木版水印就是这样一门能让人感知中国古老文化的艺术,不知不觉当中会在每一个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下艺术的基因。”

“艺术传承首先要埋下种子,有一天种子发芽,茁壮成长,木版水印就能扩大传承,即使并未成为专业的木版水印人才,但我相信,儿时埋下的艺术基因一定能让孩子的未来更加完满。”

目前,除了杭州长江实验小学之外,十竹斋还在北京探索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进行艺术交流,北大附中、人大附中、航空航天大学附中、北京艺术学院附中已经开设了专门课程,而北京联合大学也将开设一门选修课讲授木版水印历史传承以及相关技艺。

(责编:吕文宝)

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十竹斋

聚合阅读

猜你喜欢

一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