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2 15:20:00|来源:海外网|字号:
研城百岁坊用一个个事例,低调踏实地表现着一家领导品牌应该具备的社会责任感与慈善高度,直到今年高调入围第四届中国公益节,这家丽江玛咖企业才开始走进媒体的视野。
投资1800万元完成了文海道路修建工程,为文海小学捐献22.87万元建造了图书馆;出资18万元为偏远山区的老人建设活动场所;出资200万元为丽江高寒山区学校购置教育设施设备。资助了89名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及79名孤儿完成学业,帮助60名下岗职工、200多名本地失地农民实现再就业……
以“高原上的呼唤”大型爱心活动入围中国公益节,该项目总策划,百岁坊总经理邱德意表示:“近几年全国兴起的玛咖养生热潮,让丽江玉龙雪山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挂着“最合适优质玛咖成长区”的名头,玉龙雪山改变了中国玛咖行业的进程,同时影响了长年以来祖祖辈辈依靠玉龙雪山生活的农民家庭。让高原上的农民通过种植玛咖脱贫致富,是百岁坊人的梦想,我们启动“高原上的呼唤”是实现这个梦想的伟大起步,为此我们将坚持不懈,一往无前!”
新农民的一天
沿着坑坑洼洼的林区公路向西北方向山区进发,来到研城百岁坊海拔3500米的玉龙县白沙乡文海基地时,植被都变成了低矮的羊叶子灌木。这里已经是标准意义上的无人山区,现在却因为玛咖种植汇聚了许多在附近土生土长的农民在地里辛勤劳作。
“我们现在都是天刚亮就起床,对玛咖进行早上的浇水准备,你别看玛咖在这种恶劣环境下生长,它本身生命力非常脆弱,可以说是需要我们一丝不苟地照料才能健康成长”,已经在文海基地待了三年阿超说道。因为长年生活在山区,过多的太阳照射让这位20来岁的小伙有着非常健康的肤色,说到玛咖种植,阿超开始变得兴奋。“玛咖跟普通的植物有很大的不同,为保证它成长过程中的营养不流失,整个过程,我们都是用纯人工的方式进行辅助它的成长,包括必须在固定的时间内,所进行人工的除虫除草,不能借助任何化学农药进行。到下午2-3点时间,我们必须进行新一轮的浇水与巡视,对一些不正常的成长苗进行针对性的技术处理,以保障每棵玛咖苗都能健康成长。因为海拔与纬度的原因,我们这里的太阳下山慢,晚上七点钟左右,我们还得对基地进行白天工作当中最后的巡视,并做好夜中隔雾、隔雨、隔霜等工作。可以说,对于玛咖而言,每株优质玛咖原材的诞生,凝结了无数农民、专家、甚至设备的无数劳作心血。真正来之不易”。阿超感慨说道。
“农民是玛咖种植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支力量”百岁坊负责人邱德意总经理补充说道。“因为当地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农民对基础农业各种过程非常熟悉,只是玛咖种植过程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与细致照应,比如土地的轮播必须在3-7年以上,土质的标准必须5A级等等,农民的培训工作因此成为我们重要工作之一,而农民也非常乐意去学习这些经验与知识,因为这些知识,确确实实地帮助农民创收,帮助农民成长”。
另一位正在查看玛咖长势的基地工人告诉记者,他家就是文海村人,过去这些地里只能种洋芋,每年也就千把块钱收入。眼前这片基地有150多亩,是公司几千亩种植基地的育苗示范园,他在这里打工每个月有2000多元的工资,加上在自留地上种植玛咖后卖给公司的收入,他家现在每年有近10万元的收入。研城百岁坊的玛咖基地,用‘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模式,正积极地改变着山区农民的生活收入,改变着当地农民生活的每一天。
农民新生活:高原新农业的崛起
举目四望,开阔地上尽是满眼嫩绿、清新诱人的玛咖苗像四叶草般低伏在地上,枝连枝,杈接杈,把浅浅埋在地表下的果实隐藏起来。用手轻轻一拨,长得与地瓜有几分相似的鲜嫩白净的玛咖便展现在眼前。让人感觉到玛咖本身低调却有高价值的惊喜。周边地里,不少农民正在辛勤地劳作着,这里已是标准意义上的冷凉山区,丽江百岁坊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玛咖种植示范基地就设在这里。
![]() |
研城 百岁坊 农民 生态 公益